发现自然之美 拥抱绚烂生命
著名画家沈光伟:艺术素材源于生活点滴
2017年11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山之灵
  ▼案头清供
  ▲高山杜鹃入画图
     沈光伟,1950年10月出生于山东省潍坊市,1984年至今任潍坊艺术馆副研究员。曾任职于潍坊学院(原昌潍师专)、潍坊广文中学(原潍坊二中)、潍坊市群众艺术馆,现任山东艺术学院美术系教授、花鸟画工作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美术家协会理事。
  其花鸟画作品多次入选由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美展并获奖。作品曾入选“当代中国画展”、《川藏黄花》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红原之春》入选“庆祝建军七十周年全国美展”、《川藏淡黄花》入选“全国首届花鸟画展”、“99悉尼中国画艺术展”、“中华世纪之光·中国画提名展”等全国大型美展,并有多幅作品被中共中央办公厅、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人民大会堂、中南海、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中国画研究院、山东会堂收藏。
  出版专著《名家心得·画梅》、荣宝斋《写意画范》、《中国花鸟画·高等院校美术教材》、《沈光伟画集》、《走进画家·沈光伟》、《当代名家·沈光伟》等,编著《于希宁论艺术》、《于希宁诗草》、《于希宁画集》、《于希宁年表》等。

  本报记者 张九龙    

  沈光伟是山东省花鸟画艺术领域的代表性画家,他的艺术创作弘扬了齐鲁文化的精神品格。沈光伟的作品体现出通贯中国文化传统的诗性之思,格调卓然,又极具时代性,能够使我们每一个观者都获得一种拥抱生命、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敬畏传统
 涵养家国情怀

  很多人将传统视为一种知识资源,从传统中获得表现事物的方法,体会用笔运墨的韵味,然后触类旁通,积累经验。而在沈光伟看来,蕴涵其中不断发展丰富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是最重要的中国艺术传统,因此从事艺术创作,首先要对这些传统保持敬畏。沈光伟表示:“敬畏不仅要停留在礼仪形式上,而是要真正发自内心,尊重、热爱传统,怀着一颗谦卑之心去学习。”
  经典之作应该有着鲜活的生命特质,这是艺术最本质的东西,而且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承载着人的审美理想和精神取向,同时它应该是高贵的。高贵是一种文化品格,是中国文人特有的精神品质,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艺术鼎盛时期留存下来的艺术瑰宝都具备高贵的精神品格。
  2007年10月,于希宁去世前两个月创作了《冰魂颂》。据沈光伟介绍,当时94岁的于老已不认人,你去看他,问他吃饭了吗,他也不知道,但是他仍能画出很好的梅花,让人难以置信。“从于老身上我感受到了一种精神。所谓继承,继承的是一种文化品德,绝非一个样式。不管未来如何,我会在认定的路上走下去,表现我所感知到的对自然、社会的认知,对民族、时代的讴歌。”沈光伟说。
  沈光伟认为,艺术创作一靠知觉,二靠经验。面对生活、不能熟视无睹,艺术家要自觉培养感知、感受及感动的能力。感知是知觉的觉醒,感受是感觉器官的调动,感动是心灵的震撼与撞击,是艺术家的念念不忘。想要在国画艺术上有所成,心中应该始终保持一种对国家、对民族的情怀。
 高山杜鹃
 绘出生命礼赞

  沈光伟花鸟画作品的一大特色是对杜鹃花木的表现。高山杜鹃入画图,史上鲜有传世者。大概是由于蜀道难古人对高山杜鹃少有描绘。沈光伟画高山杜鹃也有一个不断酝酿的过程。1984年,沈光伟到安徽黄山写生时,第一次在悬崖边上见到高山杜鹃,那虬曲的枝干甚是入画,从此念念不忘。后来到四川黄龙、九寨写生时,沈光伟有缘再见到高山杜鹃,但无奈花期刚过,满目的悲怆让他伤心不已。题画诗“百度寻她八万里,九寨黄龙近咫尺。奇峰秀水不屑顾,山花凋谢我来迟。何鸟啼血嘶嘶悲,日朗瀑布声声泣……”可谓当时画家心境之佐证。
  自然的感动、表现的欲望像种子一样埋在他的心里。2005年退休后,沈光伟遍寻名山访杜鹃,他觉得最有特点的属川西海螺沟原始森林中的高山杜鹃。“生长在海拔2600米至2900米之间的高山杜鹃,为了吸收更多的阳光和水分,其枝干或直冲而上,或盘桓谷底,我从中看到了对生命的渴望。高山杜鹃的根系并不发达,养分主要靠叶子储存,因此叶片硕大肥厚,足有40厘米长,像飞机翅膀一样平展,但到了花期,叶子为了给花朵的开放和种子的成熟提供养分,逐渐下垂枯萎……这种形态让我一下子想到了母亲的情怀。大爱即永恒。这是高山杜鹃的特征,也是艺术最需要表达的东西,即对生命的歌颂、对永恒的赞咏。”沈光伟深情回忆。
  沈光伟钟情高山杜鹃几十年,感受到了它含苞、怒放、凋零的全过程,最让他不能忘怀的,是它的不屈与奔放。四川的甘孜人称高山杜鹃为“众木之神”,他誉之为“花神”“舞神”“冰川之魂”,可见崇敬之心。他将杜鹃的枝干画得老木虬柯,苍雄浑厚,既用大笔着墨书写,又用飞白与皴擦傅染,画出树木表皮之侵蚀、凹凸质感,有一种“死去活来”的磅礴气象、绝处逢生的伟岸气势,而花叶却画得清丽明快,静若处子。大野之美与隽秀之美完美融合,黑头与青衣并举,得杜鹃花木之自然天性。
 取法自然
 兴至皆可入画

  艺事乃人事、情事、心事。沈光伟的花鸟画题材不拘一格,传统的梅兰竹菊之类自不必说,家里的花草石头、树桩盆景、老猫小鱼,以至集市上刚买回的土豆、洋葱等,无不成为他一画再画的画材。他认为,中国画形式本身只是引子,艺术家在与自然的交流中,看到了生命的本质,看到了自己,看到了中国文化的大智慧。
  《猫系列》是沈光伟的偶得。他喜爱这些猫,每日跟它们逗乐嬉闹,熟悉它们的习性、动态,一有所感,便信手写来。在《哥俩好之一》中有这样的题款:“我家老猫产了两只小猫,取名小黑小点,不知不觉已过了百余日,个头长得与老猫一般,每晚神反大闹,可爱又可气。”在另一幅《哥俩好之二》中又题款道:“小黑小点从小吃猫粮长大,竟然不喜吃鱼,更不知猎食为何物。”听起来好像是日常生活纪实,可里面至情至味,透露着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情致,那份安闲自得、似人在世外桃源的宁静心态。
  正如山东艺术学院教授、著名油画家张洪祥所言,沈光伟是一个善于继承,又善于创造的画家。“他热爱生活,他的好多作品是直接从生活中把感受吸取到自己画上,创造了别人没太敢尝试的画法,他的东西不落套,没从别人那拿来什么东西,都是从生活中发展了自己的技巧,他的画都是非常的鲜活。”
  沈光伟认为,很多时候自然只是给人一种启示。某一天你遇见它,跟它交流过,被它感动过,会对其生命姿态产生一种精神上的赋予和向往,或者当时就有写生稿,或者完全靠回忆和想象,其中情节则要靠想象去表达。若稍得其精神,足矣。
  艺术之道源自生命的感动和艺术家的情怀,源自永不忘却的惦念。在沈光伟看来,艺术的素材就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兴之所至皆可入画,关键是要有心。要真正做到这个目标,感动、惦念、情怀三者缺一不可。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