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卫生计生委
树准靶向提高脱贫攻坚精准度
2018年05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王长新

  聊城市卫生计生委以群众需求为切入点,以帮助贫困户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为核心,以“扶持政策在卫生计生惠民措施上优先服务困难群众”为落脚点,坚持精准扶贫与行业特色相融合,树准靶向,精准发力,有效提高了脱贫攻坚的精准度。
  卫计改革与精准扶贫结合,做到同促共进。该委准确把握医改和精准扶贫的结合点,用深化医改政策助推精准扶贫,用精准扶贫的措施深化医改。一是推行分级诊疗制度,切实减轻就医负担,特别是贫困户就医负担,解决“看病贵”因病致贫问题。通过城市医疗机构托管、技术协作等形式,与基层医疗机构、民营医疗机构建立医疗联合体22个,覆盖医疗机构197家,有效引导患者合理分流,形成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镇、重病不出市”的就医新格局,使常见病和多发病群众在基层医疗机构得到诊疗,服务价格更低、报销起付线更低,报销比率更高,极大降低了患者医疗负担;二是推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积极探索了市、县、乡、村“四位一体”的传染病精细化管理模式,在全市范围内实行麻风病疑似病例转诊制度,2岁以下适龄儿童麻疹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和及时率达到95%以上。在全市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一级医疗卫生机构推进艾滋病检测点建设,全市无重大传染病疫情发生,从源头上阻断农村居民因病致贫问题。三是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规范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去年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签订药品订单金额2.98亿元,同比上涨17.32%。全市41家公立医院网上药品订单金额15.33亿元,同比上升24.86%。实际到货金额14.76亿元,网上到货率97.03%。
  计生政策与精准扶贫结合,确保“一个都不能少”。该委坚持精准取向,强化精准医疗救助,提高补助标准,落实新农合和大病保险倾斜政策,着力解决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一是积极开展贫困家庭新生儿免费筛查、妇女“两癌”免费筛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等公共项目和出生缺陷综合防治,避免因智力、精神疾病、重大传染病、先天疾病等因素导致代际传递。二是组织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关怀关爱专项行动,走访流动人口计生家庭23057户,外访6403人,免费查体44087人,落实对35360名流出人员的卫生计生奖励。三是开展“计生助福行动”、“为希望扬帆—计生助学”活动,已救助181名计生困难学子,发放救助金36.2万元。去年全市走访慰问计生困难家庭14137户,发放慰问品、慰问金921.9万元,发放奖励扶助金2484.67万元,特别扶助金561.96万元,增强贫困计生家庭发展能力。
  医疗救助与精准扶贫结合,不让疾病拖垮一个家庭,破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难题。一是在全市全面推行了“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模式,先后举办“赶大集,送健康”活动1547次,参加医务人员1万余人,义诊16万余人,免费发放健康教育宣传材料30万余份,免费发放药品83万余元,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城市医疗专家提供的服务;大力实施了“健康快车”、“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完成免费复明手术17000余例;农村贫困家庭先心病患儿免费救治项目救治患儿274名,减免费用1015万元;二是为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该委组织开展了“百名专家援基层、千名主治进乡村”活动,全市已建帮扶医疗机构159个,建立医疗扶贫团队3077个;分类救治病种扩大到93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因病致贫返贫户数减少65.2%,累计下派102名副高级以上职称和1050名高年资主治医师开展帮扶工作,让群众少花钱,看好病,不花钱,能看病,就近看病,方便看病,消除“从一开始就输在起跑线”的医疗焦虑。三是针对因病致贫户,采取基本医疗点对点、健康指导面对面的方式,根据帮扶对象的具体情况,建立帮扶档案,制定服务台帐,明确帮扶对象、帮扶户基本信息、需要帮扶的内容,制定帮扶措施及服务记录,延伸帮扶内容,如有疑难杂症,可协助联系二级、三级医院的专家会诊等。
  健康教育与精准扶贫结合,引导群众防住病。一是根据群众健康需求,开展农民健康行动,选派有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临床经验丰富、技术精湛、医德高尚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专业队伍,到偏远农村免费为农民为群众健康体检、诊断疾病,传授健康知识与自我保健技能,已开展农民健康服务行动1万余次,参加医务人员14万余人次,诊疗100万余人次,健康体检140万余人次,免费发放健康教育宣传材料600万余份,建立居民健康档案130万余份,为农民节约医药费用9600万余元。二是在聊城电视台推出了全新健康宣教栏目《健康聊城》,每天在聊城电视台3个频道、6个时段滚动播出,邀请全市知名专家对人民群众关注的养生保健和传染病、多发病、慢性病的预防、治疗知识进行权威解读,已播出400余期,受益人数已200多万人。三是完善身边的“健康教育阵地”。为扩大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覆盖面,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健康文化,使健康元素融入百姓生活,全市已建成11个大型“健康主题公园”、20条长度500米以上“健康教育一条街”和19处1000米的“健康步道”;在各级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车站、大型商场、农贸市场等设立了健康教育宣传栏26000余块,根据季节变化定期更新;建设健康科普场所352个,展厅面积5835平方米,每年参观人次27万余次。还建设了公共场所健康科普活动室或场所1100余个,健康科普宣传专用车149辆,健康科普画廊80个。
  “双联共建”与精准扶贫结合,量身制定拔穷根。一是为做好“双联共建”工作,该委召开专题党委会议,组织班子成员和机关干部多次到共建村调研、督导帮扶工作进展情况,认真查找“贫根”,研究制定了《市卫生计生委机关和市直医疗卫生单位干部包村联户实施方案》,选好贫困村“第一书记”;二是该委确定由机关副科级以上干部和市直医疗卫生单位班子成员进行“一对一”帮扶,将精准扶贫,落实责任到人、到项目、到措施、到标准,已为双联共建的东昌府米炉村、阳谷杨王李村、庄海村,筹措资金上百万元,打了井、修了路、绿化了村庄、完善了农家书屋,并进行多次义诊,送医送药上门;三是该委要求市直各医疗卫生计生单位要定期到贫困村开展义诊帮扶活动,宣传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惠民政策,帮助解决当前面临的主要困难、共同讨论家庭脱贫致富的具体办法,引导村民脱贫致富,给予贫困家庭在思想、智慧、经济和物质上帮助。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