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加深 岿然没字碑犹在,六十王宾立露天。 冠冕李唐文物盛,权衡女帝智能全。
千秋公案翻云雨,百顷良田变土田。 无字碑头镌满字,谁人能识古坤元。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陵。上引之诗句,是郭沫若的《咏乾陵》诗三首中的两个片段,这些诗句,说的就是中国唯一的女皇武则天的无字碑。 陕西咸阳市乾县城北的梁山上,有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陵墓,陵前并立着两块石碑,西侧的“述圣纪碑”是为高宗歌功颂德而立的碑,武则天亲手撰文。东侧的则是武则天的无字碑。两块并立的墓碑,一块洋洋八千言,一块却只字未刻,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令后人产生了无限的猜测与遐想,继而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桩“千秋公案”。 这块无字碑高7.53米,重98.9吨,凝重厚实,此碑不但本来碑身无字,碑额上也无字,只刻了八条螭龙;碑侧有升龙图;碑座阳面有线刻的狮马图;碑上还有许多花草纹饰。据目前的研究,“无字碑”与“述圣纪碑”很可能是同时树起的,也就是说,无字碑也是武则天生前树立的。 人们最关注的问题是这块碑因何没有刻字,关于这个问题,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民间都有不同说法,可谓众说纷纭。大致说来,说法主要有七种,其中前三种是武则天本人的原因,后四种是后人的原因。列述如下: 1.武则天认为自己功高德大,前继贞观之治,后启开元盛世,政绩斐然,彪炳千秋,功德远非文字所能表达,故立无字碑。范文澜主此说。 2.武则天自知罪孽重大、荒淫无道,与其贻笑后世,不如只字不镌。岑仲勉、吕思勉等史学家持此观点。 3.武则天认为功过是非应当由后人去评价,这与郭沫若诗句中“权衡女帝智能全”的用意相吻合。 4.武则天离世后,继位的唐中宗李显不知如何称谓这位“武周”女皇。按照传统的观念,女人是不能做皇帝的,所以《新唐书》中虽然在体例上给予武则天帝王的待遇,为她写“纪”,但称谓却是“则天顺圣武皇后”。若刻文字,是称其为皇帝好呢,还是称其为皇后好呢? 5.唐中宗李显曾被废而复立,因而对生母武则天心怀嫉妒,立无字碑是为了让她难堪。 6.武则天过世后,如何撰写碑文评价她的功过,一直聚讼纷纭,争论不休。 7.武则天死后恰逢政局动荡,人们无暇关注此事,而事后关于她的说法又争议很多,莫辨真伪,因此碑上刻字的事情也就一拖再拖,最后不了了之了。 然而说法归说法,事实真相要凭借实物推断才能得以澄清。在陕西文物研究所的一次考查中,无意间发现碑的阳面刻满了三千余个界格,而且经过考证,认为这些界格是在立碑时就有的,并非后人补刻。以此推断,显然当时是准备刻上碑文的,甚至已经准备好了碑文。问题在于,碑文为何没有刻上去呢?据历史学家推测,武则天生前已经撰写好了碑文,并交给了李显,“神龙政变”后,虽然武则天被迫让帝位给儿子李显,并将国号“周”恢复为“唐”,但李显之内心仍对武则天颇有微词,于是就采取了不刻碑文的方式,于是就有了这块无字碑。 上述之诸种说法,皆有道理,但到底哪一种说法更符合事实,仍有待研究。需要指出的是,这块本来无一字的石碑,后来却也因为“不着一字”而“尽得风流”。宋金以后,历代游人开始在这块无字碑上题字,使这块无字碑变成了一块满是文字的有字碑。宋、金、元、明、清各代的正、草、隶、篆、行书刻字布满整个碑面,甚至出现了后刻的文字覆盖着先刻的文字的现象,致使其上的文字叠床架屋,凌乱无章。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135年用女真文字刻的《大金皇弟都统经略郎君行记》保存较完整,是研究女真文字和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珍贵资料。 我们都知道,武则天曾创造过二十二个字(一说二十一字),武曌的“曌”字就是其中之一。这些新造的字,尤其是“日”、“月”等常用字,屡屡出现在武周时期的石刻之上,在众多原有的汉字之间,展现出异样的光彩。虽然武则天新造的字没有在自己的墓碑上得以展现,但后人刻在无字碑上的五体俱全的石刻文字,可以称得上一部跨时代的书法合集。如果武则天立无字碑的本意果然是为了留与后人评说的话,这些异彩纷呈的后人刻字,也就正好符合了她当年的立碑初衷。 (本文作者为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副院长,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