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张村影壁盼呵护
2014年08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夕阳下的渔张村影壁。
  影壁上的“文光”二字。
     第一次见到渔张村的影壁,还是在十多年前,那时由于绣江路(即现在的S242省道)修路,上班只好转着走。每天都从渔张村影壁前走过,来去匆匆。说实话,第一次见到渔张村影壁时,没有感到好奇,因为在小时候这样的影壁常常见到,已经习以为常了。只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改大建盛行,使得许许多多的影壁遭到拆除和破坏,现在存世的已不是很多。
文/图 刘曰章 
引人注目,入选“百大新发现”
  渔张村影壁引起人们的关注是2011年底,在经过两年多的实地考察及数月的甄选后,山东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结果公布,渔张村影壁荣幸当选。此次评选出的山东“百大新发现”在山东省历史上尚属首次,所以比较引人注目。自渔张村影壁“曝光”后,不但引起了文物部门的重视,而且文物爱好者也络绎不绝地前来拍照留存,的确是热闹了一番。以前平静的村子变得不平静起来,原先不在乎影壁的村民都产生了警觉,害怕被别人偷走似的。甚至连村头住户的大叔大婶都个个挺直了腰板,每当人们问起影壁的事情来时,讲得头头是道,荣光显耀于脸上。
  渔张村位于章丘市绣惠镇的东北方向,东临省道242线,西临绣江河,是绣惠女郎山向东北方向由高到低的延伸地带,距离绣惠镇四公里左右。村中人口不多,只有六七百口人,杨姓人家占到了村中人口的大多数。村中老房子已不多见,村西头的杨家祠堂看起来是最老的建筑物,有些地方已经坍塌,巷子中的老建筑因改造均已扒掉,不见了踪影。渔张村古影壁位于北街的东头,正冲着大街,在它的对面村中又建了一个影壁,是古影壁的现在“仿制”版,除了高度和宽度均一样外,其他的都是现代的用品,除了瓷砖,就是水泥表面。

“文光射斗”与“福禄寿”
  古影壁横向分为三个部分,中间是主墙四米多宽,两侧是副墙各一米多,呈反向八字结构,主副墙之间夹角约120度,既好看,又合理。竖向分为三个部分,高五米多,宽近七米,下部(底座)均是石板材料,约一米高度,目前几乎埋入地下,因在修大街道路时加高所致。上部为青砖材料,长条砖和方砖混合使用,墙体厚度四十多厘米。最上部为黑褐色小瓦作为帽檐。墙体上部刻有较为明显的“渔张庄”三个字,在两侧还分别有两个字,合起来就是“文光射斗”。
  稍下方墙体正中的方砖上刻有三个较大的字“福、禄、寿”,比较吸引人的是中间的禄字,字中间雕刻有一只梅花鹿,非常可爱,活灵活现。嵌入“禄”字中的梅花鹿的“鹿”字与“禄”谐音,代表了吉祥如意,期盼子子孙孙平安幸福,福运连连,也有着对后人的文化寄托与向往。这是文化人的凝思和希冀,与上面的“文光射斗”相辅相成。墙体四周有雕花,也很精美。

建立影壁,主要为了风水
  关于影壁到底是建于何年何月无从知晓,影壁四周没有任何的记载文字。据影壁附近游玩的杨大爷讲,该影壁应该是大清道光初年建立(1820——1830年左右),至今已有一百八九十年的历史。
  当初庄里东头因为地势低,再向东不远处就是山区,从东南方向的山头店附近山上流下来的水大约有四五股,全部流入庄里,又汇集流入庄西的绣江河内。影壁所在的位置就是四五股山水的一个汇合点的西沿,往东地势低洼。西侧的绣江河由于河流湍急,形成天然屏障,河道上的一座小桥就是从西侧进出村的唯一通道,非常安全。而东侧是缓坡地,虽然庄里只有两条主街,但是可以随意进出,再加上山水肆虐,对庄里的风水不利。于是,庄里就商议建设一个影壁。哪知所备的石料只是建起了一米多的地基就用完了,庄里老百姓大部分都家境一般,没有余钱来凑。就在万般无奈之际,庄里在胡同内居住的一位富裕的杨姓人士慷慨捐助,把剩余工程用料全部承担了下来,直到影壁全部建完,算是满足了庄里老百姓的心愿。
  渔张影壁从其建设来看,主要是因为风水的原因,是因为所处位置低洼而人们防止对后代不利而建成。当然,影壁正冲大街也有挡住隐私外露的可能。从墙体中间“福、禄、寿”三字再仔细审视,还有留住福气,祝愿庄里老百姓健康长寿的意愿。从庄里建设了影壁之后,杨姓家族人丁兴旺,以至于成为庄里的大姓。

幸运进“百大”,保护有待加强
  前不久,笔者再次去渔张村看影壁时,还参观了另外两块有名气的影壁。一是位于普集镇杨官庄袭家大院的影壁,其四周砖雕十分精美,甚至超过了渔张村影壁,但是由于保护不力,墙体中间已遭到严重破坏,令人遗憾。二是普集镇博平村的刘氏祠堂门前的影壁,其规模和反八字设计的渔张村影壁差不多,保留得也很好。
  当初得知渔张村影壁入选山东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的消息后,令许多人震惊。这绝对是没有想到的事,都认为如果要选的话,也应该是袭家大院的影壁或者博平刘氏祠堂的影壁二选一。尽管如此,渔张村的老百姓好似没有喜感。现在老百姓担忧的是如何保护好这块影壁,虽然上级文物部门介入过,告知不能随意动,但是还没有进行挂牌保护,不免有些卞卞不安。
  渔张村影壁也是一段历史的见证,经历了多年的风风雨雨,能够保护得这样好,没有遭到文革期间的破坏已属幸运。但愿人们能够持续觉悟下去,不要让它受到任何的伤害。也希望文物部门拿出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并进行挂牌保护。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