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择校”需严格贯彻实施
2014年08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毛旭松

  禁止择校的规定一出台,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出一串连锁反应。为了及时开出房产证明,那些买了房子没有房产证的家长挤满了烟台市房产交易大厅。另外,以往冷清的学校今年生源众多,招生压力很大,而以往很受欢迎的学校则相对冷清了很多。择校禁令让有些家长措手不及,于是有人就抱怨“禁止择校”是多此一举。
  需要肯定的是,禁止择校意义重大,不能因为刚实施引发的一些混乱就彻底否定该政策的积极作用。当然,禁止择校令的颁布只是实现教育公平的第一步,想要把这个规定执行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还是要用各种方式推进教育资源的均衡。
  实际上,现行的一些做法有悖于禁止择校的初衷,如我们常听说的超级中学。我上学时当地曾有三所重点中学,师资力量和升学率不相上下。起初还是划片招生,少有人动歪脑筋。后来一所中学开设重点班,不仅把全市尖子生集中到一起,而且还抽调各中学最优秀的教师前往教学。最终当地的教育品牌名声在外,却导致一家独大,其他两家迅速衰落,有钱有势的家长想尽各种方法把孩子送到名校就读。
  这就是典型的破坏教育资源均衡的做法,超级中学的出现实际上是对优质师生资源的垄断,进而通过手中掌握的超级权力收取高额的择校费等。这种教学模式虽然通过垄断交出了不错的成绩,但是本质上却背离了教育规律。
  值得欣慰的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经被提上日程,近日教育部表示将在3至5年内实现县域内校长教师交流的制度化和常态化,促进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同科教师相互交流。当然,流动也需要考虑到教师的现实问题,应该以学区内部流动为主,城区与郊区间流动为辅,城区到郊区的流动可以年限短一些。另外,教育投入也可以适度向师资力量薄弱的学校倾斜,从对名校的锦上添花改为对薄弱学校的雪中送炭。
  打造名校品牌是政府行为,推动教育资源公平也是政府想法,这之间就存在一定程度的博弈。既然政府部门勇于迈出禁止择校的关键一步,就要坚持严格贯彻实施,坚决杜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节外生枝。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