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山角定线制扩容“海上高速”更通畅
2014年12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济南12月9日讯(记者  沈振 李虎) 9日上午,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近期国际海事组织海上安全委员会审议通过新修订的“成山角船舶定线制”和“成山角船舶报告制”。新版成山角“两制”将于2015年1月1日试运行,2015年7月1日正式实施。
  山东海事局通航管理处处长张亮介绍,威海市成山角水域位于山东半岛的最东端,是我国四大渔场之一,被喻为中国海运咽喉,有“东方好望角”之称。在该海域航行和作业的船舶每年达20万艘次以上,该海域气候海况环境复杂,年平均8级以上大风达128天,年平均雾日87天,是我国沿海雾最多的海域,被称为“雾窟”。
  旧版成山角“两制”于2001年正式实施,是我国唯一在国际海事组织备案的船舶定线制和强制报告制,成山角水域也是我国首个实行交通管制的水域。近年来,经过该海域的船舶数量大幅增加,旧版本的成山角“两制”已无法满足该海域的管理需求。
  据张亮介绍,修订后的定线制在原有定线制的东部增加了一个新的定线制,一直延伸到了距我国领海基线24海里的毗连区,是世界上为数极少的距岸较远的船舶定线制之一。新修订的成山角“两制”将在成山角海域形成一条更为有序的“高速公路”,改善原有船舶的通航秩序,有效减少船舶交通事故的发生。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