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风险力较弱,更欢迎蔬菜险
不在试点范围内散户“白开心”
2014年12月10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孟敏
“蔬菜上保险,这行得通吗?”9日,沂南县德丰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张高云表示怀疑。他说,对种植大户而言,就算政府补贴八成,保险费仍不是一笔小数目,需要好好掂量一下。
在张高云看来,蔬菜种植有涨有赔,这很正常。“对成百亩甚至上千亩的种植大户来说,对市场分析相对精准,赔少赚多,抗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强。”张高云认为,市场都是有周期的,比如三年行情好一年行情差,但差行情带来的损失,不会比三年保险金额高多少,捣鼓保险不值当。
和张高云想法不同,小散户对此持欢迎态度。济南唐王镇司家村菜农韩作海去年冬天就错过了白菜的“巅峰时刻”,济南1月份市区菜价连续11周小幅上涨,韩作海却在入冬的白菜集中上市期,一股脑把菜全卖了。当时看着价格低到一块钱七八斤,越赔越多,韩作海一心急就坐不住了,结果啥钱也没挣着,白辛苦了一场。
“像韩作海这样的菜农,只种着一两亩地,五六千块钱的收入就是老两口一年的口粮,他们的抗风险能力太差了,对蔬菜险的需求很明显。”山东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张清津说,以白菜为例,一亩地的保费是110元,政府负担八成,农民自己交22元,但是一旦白菜烂在地里了,能获得最高1100元的赔偿,这对散户来说确实有一定的吸引力。
但是散户们估计得“白开心”一场了。大路菜保险的试点,拟让种植大户、农业企业或农业合作社自愿投保,散户们并不在试点的计划范围内。
张清津也担心,政府补贴八成能否一直保持。一旦政府补贴减少后,大户恐怕也难舍得花上万元投保。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