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棉的微笑(五)
2014年12月10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塔普伦寺共有五层围墙,最外围长约1000米,宽约650米,和大吴哥较大的区别是没有层层往上的寺庙山结构,从外至内是相同的水平高度,这是否和佛家认为的众生平等有关就不得而知了。塔普伦寺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它的木石共生。人们印象中坚硬不朽的石头,怎能奈何千年风雨的侵蚀,而印象中柔柔弱弱的树木,殊不知可以把坚硬无比的磐石缠绕。高大的木棉树,根系深入巨石的缝隙,似乎是在探寻千年的奥秘。坚硬巨大的磐石,不甘心粗壮树根的缠绕,愤怒但又无可奈何,最终树木和石头达成妥协,相伴而生,共荣共存,最后终于分不清是谁在拥抱着谁,谁在依靠着谁。我甚至发现,在巨大的根系包围中,石刻的阿普拉莎仙女(类似于甘肃敦煌莫高窟的飞天)仿佛故意躲在树根后,偷偷地打量着来自远方不速之客。巨大的木棉树把一座小塔"吃"掉了,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又有一种叫绞杀榕的植物和木棉树缠绕在一起——你不得不惊诧于造化的神奇、自然的伟大。导游小陈将我们带到一处地方,指着一堵石墙告诉我们,这里就是电影《古墓丽影》中安吉丽娜·朱丽跳下来的那堵墙,游客们纷纷在此摄影留念。美人不在而石墙高树仍在,我的心中油然而生一股悠悠的禅意。一位身着黄色袈裟的僧人,背影在重叠的石门框中渐去渐远;一对金发碧眼的年轻的老外,女的穿的是红色的衣服,在倾圮的门楼中观景,和眼前的断壁残余垣形成对比,我赶紧按动了相机快门。走出塔普伦寺时,听到熟悉的山东口音,一问是嘉华的客人,来自嘉华临沂分公司。当问及这些70多岁的大伯阿姨对塔普伦寺的感受,听到的是啧啧称奇,他们也曾走过世界各地,但从没见过如此独到的景观。
离开塔普伦寺的时候,我们看到一处正在修复的高大雄伟的寺庙,红色条幅上的汉字特别引人注目——"中国政府援柬埔寨茶胶寺修复项目"。修复中的茶胶寺,少了残垣断壁,多了整齐宏伟,从这一角,我们感觉到了高棉帝国当时该是何等强盛。中午的阳光很是强烈,用过中餐后我们在酒店休息。这是我经历的众多的跟团旅游中很少见的,不过在柬埔寨只能如此,中午头的阳光是在太烈了,回酒店午休后再去景点实在是不错的选择。
午休过后,已是下午三点多钟。我们要去的是小吴哥,也就是世人皆知的吴哥窟了。吴哥窟叫"窟",其实一点也不"窟"。和中国的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很是不同,它不是雕刻在悬崖峭壁里面的,而是一组类似中国故宫的宏大的建筑群,某种程度上不比故宫体量小。我们先在吴哥窟外的护城河桥边合影留念,快门一闪即把我们装进了昔日在课本看到的画面里。吴哥窟是世界七大文化遗产之一。同我们耳熟能详的中国的万里长城、埃及的金字塔、巴比伦空中花园、希腊宙斯神像等一起被载入史册,彰显了其不可撼动的历史文化价值。同行的画家朋友甚至说,不从体量单从建筑艺术上讲,吴哥窟超过中国的万里长城。还有超过万里长城的,太夸张了吧!带着好奇心和不服气的心理,我开始游览吴哥窟。先是经过两边雕刻着蛇栏杆的石桥,石桥宽数十米,稳稳地横跨在200多米的护城河上。石桥的一端是门楼。门楼共五个,最中央的最为高大,供国王和王室成员出入使用,两侧较为低矮的是供官员使用,最外侧的门楼最低,供一般人和大象使用。我们从中央大门进入,穿过门楼,是更加宽阔的大型的广场。藏经阁分立两侧,再往里走是水塘,可以拍到著名的吴哥倒影,再往里走是回廊和浅浮雕,最中央的则是中央塔庙。在方形广场的四个角上,各有一座石塔,而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更高的石塔,象征神话中的圣山。吴哥窟建在三层台阶之上,基本是由大、中、小三个以长方形回廊为周边的须弥座,依外大内小,下大上小的次序堆叠而成的三个围囿,中心矗立五座莲花圣塔为顶点,象征须弥山,代表宇宙的中心。第一层的须弥座由砂岩垒成,高出地面约三米,须弥座之上有高三米许的回廊,围绕吴哥寺如口字。回廊长方形,南北方向长190米,东西方向长220米。回廊四周,共有四座塔门和八座廊门,四角各有一座塔门,正西、正东各三座廊门,正北、正南各一座廊门。塔门和廊门有内外二石阶,可通第一层内院,寺庙外院。回廊的内侧墙壁既是寺的外墙又是巨型的画廊。石壁排列着雕工精细的八幅巨型浮雕。每幅浮雕高2米多,长近百米,全长达700多米,绕寺一周…导游小陈滔滔不绝地讲解,看得出作为柬埔寨人提到吴哥窟他是何等地骄傲。吴哥窟被柬埔寨人作为徽标放在国旗之上,这也是世界上仅有的把历史遗迹放在国旗上的,足见吴哥窟在柬埔寨人心目中的地位。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