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湾小学大部分学生都是外来务工者的孩子,学校根据学生的家庭情况开设了不用花费太多的武术校本课程。 记者 陈乃彰 摄
9日上午9点40分码头小学大课间,一年级学生周奥涵正和伙伴们做游戏,“爸爸骑车带着我就来上学了。”来自河南的周奥涵,回忆9月份入学时笑着说。据了解,码头小学六分之一的孩子是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这些孩子和周奥涵一样,都顺利在今年成为了威海的一名小学生。
据市教育局数据显示,目前,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就读的外来工子女共计52047人,占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28.09%,城区的比例达到36.1%,这相当于,城区中小学里每三个学生就有一个是外来工子女。
在威海,所有外来工子女在入学、会考、毕业鉴定、升学考试、录取等方面,都与本地学生享有同等资格。
□ 高区中小学生四成是外来工子女
“我们学校90%以上的孩子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后峰西小学办公室负责人赵艳说。据高区教育局数据显示,2013年12月,高区义务教育学校就读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比例已经达到40.55%,是全市外来务工子女比例最高的地区。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威海经济快速发展,来威务工人员随之增多,相应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来威海接受义务教育的人数也逐年增多。
记者从威海市教育局获悉,目前,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就读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共52047人,占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28.09%,较2011年增长10815人,其中,小学生33392人、初中生18655人;在市内三区(环翠、高区、经区)就读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26700人,其中小学17837人、初中8863人,占三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36.1%。按这样的比例算,城区每三个学生就有一个外来娃。
除了经济发展,威海为外来务工人员在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以及为其随迁子女入学等教育方面实施的优惠政策,成了吸引他们来威海工作生活的最大动力。据悉,在威海,所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入学、会考、毕业鉴定、升学考试、录取等方面,都与本地学生享有同等资格。
□ 贫困外来务工子弟成帮扶重点
“老师和孩子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赵艳说,每周、每月、每学期,学校老师都会从学习、生活、
心理等多个方面给帮扶孩子辅导和帮助。据悉,后峰西小学共685名学生,90%以上的孩子都是外来娃,有很多是贫困孩子。除了通过区里“一免一补”、“爱心一日捐”等活动对孩子资助外,学校老师还经常自发捐款,带上文具去帮扶对子家庭家访,及时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变化。
“近三年来,高区共发放农村乘班车补助396人次,资金11.88万元;城市学校免课本费989人次,发放资金12.51万元。”高区教育局工作人员介绍,“一免一补”是指城市学校免课本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农村乘班车补助。农村乘班车补助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5%比例补助,每生每学年300元。城市部分家庭困难学生免课本费,资助比例达到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的2%。很大一部分外来务工子女满足资助条件。
另外,自2011年环翠区就启动环翠区“爱心行动计划”,通过“结对子”等形式,建立固定的帮扶对象,尤其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等学生群体,定期联系交流,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教育资助主要包括农村学生免课本费,免费乘班车补助,爱心一日捐三部分,每年惠及1500余人。”环翠区教育局工作人员说。
“一免一补”、“爱心一日捐”已经成为固定的帮扶政策,各学校根据自身实际,帮扶政策对贫困外来务工子女适当倾斜。“这学期的社会助学,资助了13个孩子,一半以上是外来务工子女。”码头小学副校长杨晶说。
半月湾小学外来务工子女比例高达80%。“武术等校本课程的道具和服装都是学校为孩子买的。”半月湾小学副校长鞠荣蕾说。
西涝台小学外来务工子女比例达60%。“抽课间、中午休息的时间对孩子进行课间辅导。”西涝台小学办公室负责人姜明艳说,对外来务工子女的关爱不能只停留在物质方面,通过结对子,老师加强对这部分孩子的心理疏导、课业指导。“学校利用高校、社区的人力资源开办足球、手工、音乐等特长班,义务培养学生特长。”赵艳说,这也是对孩子的关爱。
码头小学的“爱心三帮一”、统一路小学家委会助贫困家庭观舞剧、后峰西小学、西涝台小学的“8664”家访工程……各学校在教育教学方法、行为习惯培养等方面因人施教、分类指导,通过帮扶结对、召开专题家长会等活动,兼顾物质和精神层面,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本地孩子一样享受同等的教育。
□ 和本地孩子一样,入学升学享同等资格
“十年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威海接受义务教育就免收借读费。”高区教育局一名老会计回忆说。
据悉,2004年,威海就出台相关政策,规定对持有原始户口本、居住证和用人单位证明或营业执照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全部免收借读费,各项收费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外来务工子女义务教育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与当地学生公用经费标准相同,足额拨付给教育部门及各学校。
与一些地方指定专门学校接收外来务工子女不同,威海外来务工子女与本地孩子一样,全部就近划片入学。记者从市教育局获悉,在严格执行省定班额,小学不超过45人、初中不超过50人的前提下,威海对在务工地连续居住2年以上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实行就近入学,对其他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安排相对就近入学。
“高区设施最好的学校——后峰西小学给了外来娃。”高区教育局工作人员介绍,后峰西小学小学高标准的实验室、微机室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应有尽有。“目前,威海一直致力于统筹学区内教育资源,使优质教育普及化、均衡化。”环翠区普教科工作人员说,外来务工子女比例高的学校,硬件软件设施不会比其他差。
另外,为保证随迁人员子女能在威海接受高中教育并能顺利参加高考,自2013年起,在威海接受完义务教育的随迁子女,可在威海参加高中段学校升学考试,并且与当地学生享受同等录取政策;从2014年起,具有威海高中段学校学籍并有完整学习经历的合格毕业生,可在威海报名参加高考。
目前,威海为所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建立了学籍档案,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入学、会考、毕业鉴定、升学考试、录取等方面,都与本地学生享有同等资格。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