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纪委通报13起农村党员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件
挪公款骗低保贪补贴,啥都敢干
2014年12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济南12月22日讯(记者 高扩) 针对近年农村党员干部贪污挪用公款、失职渎职类案件比例较高的情况,为警示广大党员干部从中汲取教训,近日,德州市纪委通报了13起农村党员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件。
  这些村干部获取不当利益的方式有侵占征地拆迁补偿、虚报小麦直补面积套取国家资金、违规办理低保贪污挪用公款等。我省某县纪委工作人员表示,一些村干部不但在审批宅基地、处理纠纷等工作中吃拿卡要,有的为村民出个证明盖个公章都要收钱收礼。
  由于缺少监督,村干部违纪中贪污挪用公款的案例居高不下。上述纪委工作人员表示,村干部违法违纪固然有年龄偏大,文化素质低的问题,但更多的是政治素质不高,存在“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思想村干部权力过于集中,
  “下一步,对村干部用权也应该加强监督。村干部常常集领导决策权和资金支配权于一身,大小事情自己说了算。”上述县纪委工作人员表示,对村干部的监督,存在上级太远,同级太软,下级不敢的问题。
  山东县域经济研究院院长高焕喜表示,遏制村干部违法违纪要从公开透明上下工夫。“有的村级财务非常混乱,财务审批不规范,白条子下账,假票据入册。”
  “根本解决村干部违纪还要从严格执行村务公开入手。”高焕喜说,村务公开不能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竖个宣传栏不叫村务公开。“对计划生育指标、农村低保、救灾款物发放及村级经费支出更要切实公开。”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