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残疾少年在家里上学堂
2014年12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城乡教育资源日趋均衡,孩子们有了更好的成长环境。 通讯员 韩军 摄
     本报通讯员 王昌军 徐峰 石宜明
  
  核心提示:重度残疾少年享受到送教上门服务,孩子上学花钱不多还能享受补助……今年邹城市教育部门相继推出多项惠民措施,帮更多学生实现“有学上”、“上好学”的梦想。
  今年邹城市将实施校舍标准化工程列入市政府为民所办十件实事之中,纳入对镇街的年度综合考核内容。市财政设立专项资金账户,投入7100万元,实施6万平方米校舍标准化工程建设。截至目前,在77个工程项目中,已主体竣工67个,另外10个项目也将陆续竣工。特别是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市活动中,市财政新增教育经费1.74亿元,确保教育投入实现“三个增长”。
  同时,市财政列支6900万元,镇街配套投入4000多万元,购置多媒体器材1065套、电脑4743台、课桌凳2.7万套、图书21万册,建设实验室、活动室、功能室202个……通过这些项目建设,全市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优化,学校硬件设施实现了均衡化配置。
67个校舍完成标准化改造
  “党的政策真好,感谢政府,感谢学校对孩子的关心。现在孩子上学交钱不多,政府还给我们发放补助,真是赶上了好年代啊……”近日,看庄镇看庄小学六年级学生高崇玉的奶奶领完困难学生补助金后说。
  邹城市不断加大财政投入,扩大教育资助范围,构建起了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全方位的救助体系。全年发放学生营养补助资金1813.61万元,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金137.52万元,学前教育、中职、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482.64万,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769万元;免除城区义务教育阶段邹城籍学生课本费、高中阶段邹城籍学生学费3155.37万元,惠及学生12万余人,帮更多学生实现“有学上”、“上好学”的梦想。
上学交钱不多还给发补助
  14岁的徐朋华是城前镇的一名残疾少年。日前,他家里来了三位特殊客人,他们是邹城市第三实验小学的送教上门教师。
  在半天的送教时间里,老师们耐心地从“1000以内的数的认识”说起,详细讲解了算法、列竖式、验算等知识;深入浅出地讲解,互动和谐地交流,让这个离开课堂多年的残疾少年再次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邹城市启动残疾少年儿童“一康双学”工程,320名轻度残疾少年儿童实现随班就读或到特殊教育学校学习。同时,为300名重度残疾少年儿童开展送教上门服务,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注重挖掘教育潜能,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和适应生活、适应社会能力。
  该市还实施了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改善工程,投入100万元进行了操场改造、供水排水改造和教学楼修缮工程。
为重度残疾少年送教上门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