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小伙为保进度三次推迟婚期,双胞胎兄弟奋战一线比拼技术
青荣城铁上,“90后”挑大梁
2014年12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蒋大伟

  从2010年10月青荣城铁正式施工,到现在即将开通运营,4年多时间里,很多人在为之默默付出。进入联调联试和试运行阶段后,铁路部门上千名职工更是不分黑白坚持在一线,其中,不乏年轻人的身影。有双胞胎兄弟背井离乡齐上阵,有7个“90后”年轻人组成小“家”为大家,更有人三推婚期保施工安全,他们用默默无闻而又铿锵有力的实际行动,保证着青荣城铁的安全启航。
哥俩是“技术控” 见面必秀技术
  于涵铭和于涵瑞是一对双胞胎,也是一对“90后”,俩人从小到大几乎没分开过,毕业后两人又同时应聘到济南通信段。现在一个在威海客专车间荣成工区,一个在烟台客专车间。“从8月份到最近,我们俩兄弟是第二次见面,应该算分开时间较长的一次。”于涵铭告诉记者。
  因不在一个车间,通过电话、微信、视频来探讨技术问题,成了兄弟俩每天的必修课。“我一天最幸福的时候就是跟弟弟聊天的时候。”哥哥于涵铭说,除了聊最近的生活状况外,他们更多地是在“攀比”最近学到的技术。平时兄弟俩很难见面,前不久在文登站好不容易有了一次短暂的相聚,但是这两个“技术控”不是交流感情,而是埋头进了机房,找师傅咨询技术问题。
婚期一推再推,还好家人理解
  24岁的贾愿愿是济南通信段即墨北客专车间的见习生,今年7月他被分配到青荣城际铁路,参与前期的提前介入施工及联调联试。
  由于工作繁忙,贾愿愿从来到即墨北之后就只回过两次家,他本定于7月24日的婚期也是一拖再拖。从7月24日改到10月21日,再到11月21日。本以为婚礼可以如期举行,但最终事与愿违。
  随着联调联试施工的推进,工作量逐步加大,贾愿愿根本没有时间回家举办婚礼,就连平常回家休班都显得很奢侈,所以11月21日的婚礼也没有按时举行。“我如果再拖下去,岳父岳母可能就不嫁女儿了,反正就是感觉挺对不起媳妇的,不过很谢谢她能理解我。”贾愿愿腼腆地说。12月12日,贾愿愿和刘海敏历经一波三折终于举办了婚礼。
7人组成临时小家,他们亲如兄弟
  在青荣城铁济南通信段威海客专车间荣成工区,有一个为保青荣城铁如期开通而临时组建的“家”。这个家三室两厅,住着7个“90后”,家里有“账房先生”,有“掌勺大厨”,“家长”也自然不能少……虽然来自四面八方,但他们互相迁就,亲如兄弟。
  他们24小时轮班工作,白天在值班室应急值守或者配合工程部门施工、排除故障,晚上到机房巡视并且向指挥部报告情况。
  自青荣城铁进入联调联试试运营以来,他们有的人一天只能休息4个小时,吃两顿饭,“工期紧,任务重,丝毫不敢放松。”既是“家长”又是工长的雷霄告诉记者。每次交接班时,下班的人都会给即将值班的兄弟们一个拥抱,并叮嘱他们注意安全。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