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古力井盖对“网格化”的诘问
2014年12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走在大街上,缺盖古力井、破损古力井恐怕谁都遇到过,被“坑”也不是什么稀罕事。不过,侥幸避开便罢,一旦出了事故,谁来负责?
  我们很欣慰地看到多家企业接到投诉后,立马派人手抵达现场查看情况,不少周边居民和商户也及时将问题井用木板盖上,以免过往行人车辆发生危险。不过,这处古力井的“主人”,却长达半月没有找到。
  其实,对于城市管理中的诸多细节,相关部门一直在探索好的管理模式。例如,岛城各区市已经陆续开始推行“网格化”管理,将城市管理辖区划分为小的单元网格,每个网格配置相应的城市管理人员。这些措施是否都做到了实处,我们不便判断,但这种智能管理模式,一定程度上是具备示范价值的。不过,根据相关部门的介绍,通过“网格化”管理平台,每一个井盖、每一杆路灯、每一个公交站牌都拥有“身份证”,可以迅速锁定责任人。而今,就在岛城热闹繁华的商业区,马路上一处古力井盖丢失半月有余,却一直无人能管,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讽刺。
  城市的管理可能确实存在诸多难点,但我们相信,一定不会“无药可医”。“网格化”管理,工夫还应在“格”外,发现网格内的问题已不难,在网格外推动各部门解决实际问题才是关键。
(李晓闻)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