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业”拉动全县发展快车
邹平县工业“反哺”之路渐行渐畅,工业成为民生设施建设坚强后盾
2014年12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今年以来,邹平县牢牢把握“守住底线、稳中求进、深处发力、重点突破”16字要求,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把发展“大工业”作为立县之本、富民之策,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本报记者 张峰 刘哲
本报通讯员 张学东 许涛
  好生街道蒙四村,干净的马路上,一名老人走过印有中国梦的文化墙。
  今天夏天,一位老人在照料中心书法房练习书法。
好生中心校
七校合并配10辆校车
  在好生街道八里河村口,老人们正在高兴地玩门球。
  今年,好生街道在邹平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投资6200多万,开建中心小学。好生街道中心小学项目是省级学校标准化建设重点项目,也是好生街道近年来投资最大的民生工程,将在2015年开学之前投入使用。
  在建的好生街道中心小学总建筑面积26600平方米,建设规模为48个教学班,可容纳2160名学生,包括教学楼、综合楼、餐厅、报告厅等。整个校区计划2015年五一前全部竣工,9月份新学期开学投入使用。
  好生街道中心小学投入使用后,能够有效满足好生街道居民对教育资源的需求。好生街道中心小学招生范围将覆盖全街道,届时,将把好生街道现有的7处小学全部合并到中心小学。为了方便学生上学,好生街道还为学校配备了10辆校车。
好生街道办
率先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
和泰社区
推“孝德”文化 使老有所乐
  好生街道蒙四村的发展,采用的就是典型的“经济先行”模式。蒙四村书记王泽亮说,十年前,蒙四村还是个远近闻名的“穷村”,村里全是泥巴路,一下雨,出村的路就没法走了,村委连个像样的办公地点都没有,2006年,村领导班子改变思路,决定先将进村的路修好。路修好后,村里鼓励村民通过贷款利用村里传统的木材加工行业发展个体经济。今年,蒙四村已经拥有30多位“小老板”,保守估计,村里年人均收入能达到1.6万元以上。
  2013年,好生街道办事处财政总收入1.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876万元。截止到2013年底,好生街道登记注册的工商业户总数达到2200家,占到全街道总户数的四分之一。除了其中的42家规模以上企业,其余企业都是好生当地人或村子投资的民办企业。这部分企业的存在,为各村自身建设提供了不小的资金支持。
  有了经济基础,蒙四村又开始改善村内“硬件”设施。从2009年开始,蒙四村对村内的道路分批进行硬化,并逐步进行亮化。截止到2014年,蒙四村花在设施建设上的资金超过280万元。而据王泽亮介绍,村里每年的集体收入不到20万,这其中的资金缺口,大部分来自村里人的支持。
  在全市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中,邹平县好生街道办事处将城乡环卫一体化作为城乡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高投入”,完善环卫设施,逐步理顺了城乡环卫管理体制,率先实现了城乡环卫一体化。
  记者了解到,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中,好生街道已累计投入资金2300万元。一体化建设之初,好生办先投入100余万对农村堆积垃圾进行清运,其中70余万用于购进2台垃圾清运车。随后,为了杜绝农村再出现垃圾堆积,好生街道又投入近200万元在全街道设置了246个地埋式垃圾箱。村中的垃圾箱装满后,由街道负责清运,再运至县城进行处理。
  随着一体化建设的深入,好生街道又投资76万元购置了压缩车一部、摆臂车两部、扫路车一部、洒水车一部,投资300多万元对东外环、庆淄路两侧进行了高标准绿化,投资200多万元统一更换了驻地沿街商铺门面牌。
  在环卫人员配置上,好生街道也坚持城乡同步,2014年,在原有城管大队的基础上成立环卫园林所,专职管理人员达到了20人,各管理区、村也都配备了专职的保洁人员,全办总人数达到150余人,其中驻地有30名,村级120名。
  好生街道在城乡环卫一体化上的高投入,也终于换来“高效益”,截至目前,好生街道39个村全部达到了“三化”标准,全部成为县级以上生态文明村,并有3个村被评为“省级乡村文明家园”。
  和泰社区位于好生街道办事处北部,毗邻邹平县城。社区内拥有公寓楼23栋,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一处,社区内的居民多是平原村村民。和泰社区以一系列农村特色活动,打造出“孝德”为核心的社区文化。
  和泰社区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是该社区的一大亮点。据社区日间照料工作人员介绍,日间照料中心是一处提供膳食供应、生活照料、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养老场所。“很多老人子女白天上班,老人自己在家不仅孤独,在外工作的家人也不放心,日间照料中心就成了老年人最喜欢光顾的地方。”日间照料中心还配有包括医疗保健室、心理疏导室和康复训练室的康复用房,以及包括网络室、阅览室、书画室和多功能活动室在内的娱乐用房,让老年人能够在这里有所乐。
  目前,日间照料中心照料着30多位老人,这些老人早晨吃完饭就来到照料中心,中午用餐和休憩都在照料中心进行。记者走进和泰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时,一位77岁的老人正在锻炼身体,谈起在日间照料中心的生活和娱乐,老人家表示十分满意,他每天都会在这锻炼身体,很多老人聚在一块打打牌、下下象棋、玩玩麻将,娱乐活动很丰富。“孩子们平时上班,我就到照料中心来,这里人多,热闹,大家一起拉拉家常也很开心。”
  和泰社区还通过评选“孝德模范”、调整完善老年人生活补助政策、在节假日走访慰问老人、组织老年人开展文体活动等活动,努力让社区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现在,和泰社区社卫生服务室、幼儿园、超市、健身广场、警务室、活动室等配套设施正逐步完善,今年内,社区配套幼儿园将投入使用,和泰社区将成为集居住、教育、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农村社区。
魏桥创业
科技推动走向可持续发展
  2月份,魏桥创业集团转方式调结构的重点工程——年产76万吨高精铝板带项目全部建成投产,铝精深加工能力、产品档次和附加值进一步提高。集团纺织、铝业两大产业产量大幅增长,产销率均超过100%。同时也是魏桥创业集团着力打造转型升级版,坚持绿色和谐可持续的一个大手笔。
  魏桥创业集团将拉长镦粗“热电—采矿—氧化铝—原铝—高精铝板带箔”“铝电供应一体化”、“上下游业务一体化”铝业产业链,在全县境内形成以邹平县城为核心,辐射魏桥镇的大型特色铝产业基地。同时进一步优化“纺织—染整—服装、家纺”产业链,不断提高染整、针织、家纺、服装等深加工产品的比重,生产更多的技术含量高的最终制成品。
  与此同时,魏桥创业集团向依靠技术创新的转变也在进行中。这几年,魏桥创业集团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和产学研合作,着力增强技术研发能力,持续推动产业产品结构优化升级,使企业步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良性发展轨道。为此,魏桥创业集团一方面设立技改专项基金,为科技人才提供更优越的工作条件,激励技术人员为技术创新作贡献;另一方面,魏桥创业集团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共建开发机构,定期进行技术交流,聘请了30多名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专家、教授担任技术顾问。
  围绕设计开发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环境影响最小化,魏桥创业集团正逐步向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转变。魏桥创业集团的所有污水治理及热电机组脱硫、脱硝、除尘(包括电解铝除尘)设备配置和工艺水平都要高于国家标准。接下来,魏桥创业集团将继续探索赤泥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进一步变废为宝,彻底达到“吃干榨尽”,实现综合利用。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