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区法院创新审判 高效审理交通事故案
2014年12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12月22日讯(记者 王震 通讯员 周瑶瑶 姜倩倩) 经区法院创设“以均衡保护为原则,以网络为手段,以数学模型为基础”的审判模式,今年截至11月共审结交通事故案件143件,调撤率88%,自动履行率90%,同比分别增长11.1%、12.5%,一次庭审结案率88%,同比增长12.8%。
  经区法院在日常工作中坚持价值平衡原则,改变传统抑制保险公司、过度保护受害人审判模式,确立“索赔权、理赔权、裁判权”均衡的思路。法官居中运用释明权,向受害人、被保险人解释法律规定、合同约定,适时地纠正保险行业某些强势行规,通过平等交流,双方在审判理念、定损理念、理赔理念等方面都能较好地达成共识,做到依法裁判与定损理赔的和谐统一,使保险公司以积极的态度与受害人或法院沟通,最终交通事故类案件调撤率、自动履行率、服判息诉率都随之显著提高,上诉率明显降低。
  法院利用网络交换证据,有效提高庭审效率,降低诉讼成本。同事创设数学计算模型,提高赔偿数额计算效率和准确率。以一次交通事故多人受伤的案件为例,原本需要数天才能算好赔偿款,运用数学模块后仅需一、两小时即可得出准确、严谨的判决结果。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