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前絮语
挂在床头的诗
2015年06月0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徐静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抗日名将吉鸿昌临刑前写下气贯长虹的就义诗。想不到,这首诗曾长年挂在夏津早期共产党组织发起人之一刘君雅先生的床头,因为,恰是吉鸿昌对国民党地方组织乱抓青年学生巧施影响,才将刘君雅等四人从虎穴救出。
  《吉鸿昌将军救我出狱》是作者周冰根据刘君雅老先生的回忆录整理出的文章,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那个白色恐怖的年代,因为联络暴动骨干,刘君雅、杜诲臣、李建华和刘维如等四人被国民党夏津县党部逮捕入狱,在狱中敌有刑讯逼供,我有巧妙应对,敌有严刑拷打,我有外部支援……三个多月的时间里,敌我双方角力般斗智斗勇,直到西北军十九师师长吉鸿昌的出现,打破了双方拉锯战的僵局。尽管那时的吉鸿昌还不是共产党员,但他同情共产党,认同共产党的主张,在他辗转周折之后,刘君雅等四人终于逃出虎口,开始转入地下活动。遇到了贵人的刘君雅看到了新中国的成立,而吉鸿昌将军却因不愿执行“中国人打中国人”的政策,最终被国民党秘密引渡,关押在北平陆军监狱并下令“就地枪决”。“我为抗日而死,不能跪下挨枪,我死了也不能倒下!”面对特务,吉鸿昌从容走向刑场,走着走着他忽然停了下来,捡起一根树枝,在刑场的土地上挥手写下了“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就义诗。那情那景,是多么悲壮多么慷慨,知道这段历史的人无不唏嘘无不感动,也就不奇怪曾被搭救的刘君雅会将此诗长年贴挂在自己的床头了。
  A21版上的《马庙村有座160吨的关帝碑》是我们的老作者周东升所写,通过深入调研,他发现该村隐藏着一通巨大的石碑——关圣帝君庙碑。该碑体量巨大,通高7米,重约160余吨;形制独特,碑身四面宽度均为1米,面宽1米余,实为国内同类碑刻所罕见,且目前无任何资料做过记载。经过查看已有些模糊不清的碑文以及翻阅本村王氏宗谱、走访村里老人,总算揭开了这通令人啧啧称奇的石碑背后的几个谜团:庞大厚重的碑材是以何种方式从几百里之外的沂山运达?百余吨重的碑身是如何竖立并精准安放到碑座上?石碑的顶部为何安放有四角亭形的碑帽?让我们看看这来自民间的智慧吧……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