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先亏后盈”绝非儿戏
2015年07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毕舸

  上月中旬,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公布了去年全省收费公路的统计情况,当时的数据显示全省收费公路去年亏了28.8亿元。不过,近日省交通运输厅重新发布统计情况,数据出现了“转亏为盈”的反转,新的统计数据表明去年全省收费公路盈利3.9亿元。交通运输厅对此解释说运营管理支出此前算多了(6月30日《信息时报》)。
  一本由主管部门发布的全省收费公路账单,居然出现高达30亿元的“误差”,由之前的巨额亏损变成了如今的盈利,如此“变脸”仅仅用简单一句“算错了”来回应,显然是无法服众的。
  如果连最终公布的官方数据,都可以出现“先亏后盈”的戏剧性效果,当初高速公路各个经营方所呈报的数据,究竟有无掺水,恐怕就不能任由经营方自说自话了。由于高速公路账单往往是自下而上的逐级呈报,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直接导致最后的统计数据出现重大偏差。在这种情势下,对照广东省高速公路账单“先亏后盈”的案例,恐怕还需要对全国高速公路巨亏1571亿元的数据打上一个问号。
  显然,高速公路经营到底是赚还是赔,账单真实性如何保障,都需要更有效的监管途径。长期以来,围绕高速公路盈亏问题的争议,往往就在于一方面高速公路经营方个个喊亏,地方管理部门也以此作为收费甚至不断延长收费期的理由。而另一方面,多家上市高速公路经营企业业绩一路飘红,利润惊人。两相对照之下,恰恰说明高速公路盈亏存在猫腻。
  因此,引入更为有效的监管途径,正是突破高速公路盈亏迷雾的核心所在。比如,独立公正的第三方核查,就应当被引入到高速公路经营状况的全国普查程序中。调查过程公开透明,调查结果必须细化到每一笔收支,而不是给公众一份模糊不清的总账,如此方能确保高速公路账单真实可信。这关系到国有资产管理(大多数收费公路都是纳税人供给,性质属于国有)、交费车主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千万不能再继续儿戏下去,绝不能让账单“先亏后盈”且不给出任何理由的现象成为常态。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