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山的王建菲两岁失去双亲,80岁奶奶剥蒜糊火柴盒把他养大
超本科线49分,一家人却愁哭了
2015年07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孙子考出高分,但贫寒家庭难以负担学费,奶奶难过流泪。  
  王建菲扶着奶奶走进屋里。
     11日,本报利群阳光助学直通车来到济宁微山县马坡镇石里北村王建菲的家中。他自幼失去双亲,奶奶把王建菲拉扯大,多年劳累让奶奶腰椎间盘突出,腰弯成90度,再也直不起来了。尽管高考分数超出本科线49分,可听说一年几千元的学费,这家人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文/本报记者 王光营 片/本报记者 陈文进    
每年五六千学费 家里一年攒不到几百元
  对很多今年的高考生来说,知道高考分数超过本科线近50分时,肯定是满心欢喜。可对王建菲来说,这高兴中还夹杂着忧愁。
  “考上大学本来是高兴的事,可他和奶奶却抱头痛哭。”11日,王建菲的姑姑王成秀告诉记者,通过电话查询知道他考了539分,超过了本科线49分,一家人却喜忧参半。
  孙子王建菲考上大学,这是奶奶一辈子的期盼,熬到80岁,对老人来说这也是最大的喜讯。可当得知上大学每年要拿五六千元的学费时,一年也攒不到几百元的奶奶无奈地哭起来。
  由于家境贫寒,姑姑王成秀没有读过书,嫁人后以种田为生,面对如何让侄子进入大学的难题,也是束手无策。
忙活一天 奶奶只能赚三五元
  在石里北村,村民们都知道王建菲是个苦命孩子。
  “他爸爸脑部得了病,死得早。”王建菲的奶奶告诉记者,他爸爸去世的时候,王建菲才两岁多。由于家里不宽裕,连个棺材都没置办就下了葬。
  孩子没了爹,有娘疼也能慢慢长大,但不幸又再次降临到王建菲的身上。“光听孩子哭,不知道咋回事,过去一看,他妈妈已经不行了。”王成秀说,由于伤心过度,王建菲的妈妈也寻了短见,剩下他和爷爷、奶奶、姑姑相依为命。
  为了养活王建菲,已经不能出力种田的奶奶想尽了办法。前几年,奶奶和姑姑糊火柴盒,一个火柴盒才挣几分钱,一天的收入也只有3元多。后来,王建菲的奶奶给大蒜加工厂剥蒜瓣,一斤蒜瓣赚一毛五,一天也只能赚四五块钱,十指都被磨得血肉模糊。
奖状贴满两面墙 高中时每月只花几十元
  王建菲家的老房子已经有30多年了,还是当年爸爸在世时修建的。如今,墙壁已经开裂,但东西两面墙上贴满了奖状,虽然被蜘蛛网蒙住,但这是奶奶和姑姑的骄傲。
  “当年上高中考了495分,他为了照顾奶奶,就去了比较近的高中。”王成秀说,以王建菲的成绩,可以轻松上微山一中,可为了离家近一点,照顾奶奶方便,他就选择了微山三中。
  高中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可王建菲从来没给奶奶说过要钱买衣服,从家里带点馒头咸菜就能过上一两周。“别人一个月要花一两百,可他只花几十块,连饭都舍不得吃饱。”
  如今,王建菲即将跨入大学的校门,除了不菲的学费,让他担心的还有年迈的奶奶。“我想快点长大,用我的一生来回报奶奶、姑姑的恩情。”王建菲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