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入伏首日淄博38℃
淄川超40℃,市气象台发布今年第三个高温橙色预警
2015年07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13日最高气温达38℃,热浪炙人,在张店柳泉路和人民西路路口,交警顶着烈日指挥交通。  本报记者 王鸿哲 摄
     本报7月13日讯(记者 刘晓) 热!热!热!入伏首日,淄博最高温就达到了38℃。当日,市气象台发布了今年第三个高温橙色预警,提醒市民注意防暑降温。
  13日8时13分,市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受低层暖脊的影响,预计淄博今明两天白天最高气温将达到38℃,提醒市民和各单位注意防暑。
  “今天与昨天最明显的一个感觉就是,昨天是湿热,今天是干热。最大相对湿度维持在30%左右,但气温比12日高出6℃左右,因此体感温度增高,会感觉更热。”气象专家介绍,入伏后,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三伏,地面积累热量达到最高峰,天气就最热。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
  七八月份副热带高压加强,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增温,天气就更热。

供电:用电负荷创新高,增量主要为空调用电
  连日来,淄博市气温居高不下,用电负荷急增,电网压力加大,根据淄博供电公司电力调度中心13日15时数据统计,淄博电网用电负荷 4186.7兆瓦,创今年新高。
  据了解,13日15时数据统计,淄博电网用电负荷4186.7兆瓦,12日最高用电负荷为3844兆瓦,出现在11时。目前,淄博电网运行平稳,供电公司专工分析此次造成高负荷主要还是居民开空调造成的,属于居民用电。
  国网淄博供电公司在19时至20时用电高峰阶段,加大设备线路巡视力度,运用红外测温仪对线路各连接触头、变压器引流线、开关以及电缆头等主要发热部位进行检查,并做好24小时应急抢修准备。供电部门呼吁,企事业单位与市民节约用电,尽量减少在22时前后的空调使用率。
本报记者 王亚男 通讯员 崔磊 张辰 
降温:铺6万余米水带,24小时对绿地浇水
  高温天气下,园林部门采取多项措施保证城区绿化。园林部门在中心城区绿地内铺设水带6万余米,采取微喷、滴灌方式,24小时不间断浇水;并在每条主干道安排两辆洒水车,利用早晚时间集中浇灌;为完善绿地浇灌设施,在原山大道打井12眼,铺设浇灌管道1700余米。
  环卫部门介绍,为了应对今日及接下来的高温天气,环卫部门加大了对中心城区道路的洒水力度,由原来的2次增加至3次。据悉,每天环卫部门的洒水车要在城区主要路段分别洒水三次,其中第一次洒水时间为1时至4时,第二次洒水时间为9时至11时,第三次洒水时间为13时30分至16时。“入伏以后,高温天气增多,洒水能有效为道路降温。”张店环卫局工作人员表示。

本报记者 臧振 通讯员 李楠 
医院:千余市民抢“贴三伏”,老人孩子居多
  13日是三伏天首日,张店区中医院工作人员介绍,当日共有千余人来医院“贴三伏”,其中以孩子和老人居多。
  该院针灸推拿科主任刘向阳介绍,三伏贴治疗效果最佳的是呼吸系统疾病,其次是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胃肠炎、慢性腹泻、脾胃虚寒、消化不良等。短期即可改善慢支、哮喘等疾病的症状,远期可达到根治的效果。3岁以上的儿童及成年人、老年人均可贴敷,最好连续贴敷三年,以巩固疗效。
  刘向阳提醒,三伏贴并非所有病症都适合,必须因人、因病而贴。皮肤有创伤、溃疡、感染,以及皮肤病患者、严重过敏体质者,禁忌贴敷。孕妇以及糖尿病、结核病、恶性肿瘤、急性咽喉炎等患者应慎用该疗法。

本报记者 樊伟宏 通讯员 门晓丽 孙艺萌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