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不好意思开口后来大胆推销,卖报首日不少小报童战胜羞涩
从“人生第一次”中收获自信
2015年07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小报童李永慷卖出自己第一份报纸。  本报记者 王鸿哲 摄
     本报记者 唐菁 刘光斌 
见习记者 李洋

  13日,参加2015年“喜旺杯”齐鲁晚报小报童暑期营销秀活动的小报童走上街头开始了自己的卖报首秀。从靠在妈妈身边到勇敢迈开步子,从不好意思开口到大胆推销,从被拒绝就想放弃到多问多找机会,小报童们经历了许多人生的第一次,并从这些“第一次”中收获勇敢和自信。
卖出第一份报 信心倍增
  今年第一次参加齐鲁晚报小报童暑期营销秀的陈梓 ,刚开始卖报时比较羞涩,在遭到别人的拒绝后就想放弃。“有人不买很正常,你多问几个,总有人会买,但是你站在这不开口,可能永远卖不出去。”妈妈在一旁鼓励他。
  在妈妈的再三鼓励下,他终于迈开步,上前推销报纸,“叔叔,买份报纸吧。”他怯生生地向在菜市场买菜的一位市民推销说,这位市民买了他的第一份报纸并夸奖他:“这么小的年纪就出来卖报纸,敢于向生人开口就是很大的进步,继续加油。”
  在顺利卖出第一份报纸后,他信心倍增。在妈妈“多问就能多点机会,就能多卖出去报纸”的叮嘱下,不一会儿就跑远了,离开了妈妈的视线。不久,他兴高采烈地空手而归,向妈妈炫耀自己的成果。
  “他比较好面子,一旦有人拒绝就有放弃的情绪,但是问的越多,卖的越多之后,他的信心逐渐增强了,再遭到别人的拒绝后,情绪就没有那么强烈了。”陈梓 的妈妈说。
  陈梓 的转变,换来了30份报纸2个小时内全部售完的战果,而且还拉来了5个固定客户。为感谢妈妈,他用卖报的钱请妈妈吃了一支雪糕。“剩下的钱要攒起来,当做明天买报纸的本金,就可以不用花妈妈的钱了。”

找到小窍门,碰壁不灰心
  在张店义乌小商品城内,7岁的小报童朱柯翰遇到几次冷淡的“不买”后就有点气馁了,倚在妈妈身边,不愿出去卖。“他性格有点内向,参加这个活动就是想锻炼一下他的胆量,让他更放得开。”朱柯翰妈妈方女士说。
  朱柯翰的妈妈不理会他的撒娇,把他推出去,鼓励他勇敢去推销。在妈妈的再三鼓励下,朱柯翰终于再次勇敢开口。一上午,他已经可以很顺溜地向别人推销报纸,并很有礼貌的对买报纸的人鞠躬道谢,赢得了不少市民的称赞。
  今年只有5岁的吕芸汐是年龄较小的小报童之一,连续被拒绝了三次以后,小芸汐开始不高兴了,不耐烦地跟妈妈说要回家。
  在妈妈的耐心劝导下芸汐再一次出发,这次的目标是一位买完菜回家的老爷爷,“小朋友你们这是什么活动?你这是什么报纸啊?多少钱一份?”芸汐给老爷爷一一解释后,老爷爷爽快地掏出一元钱买了她一份报纸并说明不用找钱,但是芸汐坚持找了5毛钱。
  “我有办法了,我们应该找带着包的人去卖,只有带着包的才能带着钱。”找到小窍门的小芸汐重拾信心,带着自己的卖报秘诀继续上路。

酷日当头,小报童咬牙坚持
  13日,淄博最高温达到38℃。双胞胎小报童李佳霏和李佳霖合作卖报。在妈妈的陪伴下,她们来到博发水果批发市场。李佳霏和李佳霖每人拿着十几份报纸,却不开口叫卖,只是茫然无措地在市场内转悠。
  “孩子还是害羞,不好意思开口。”妈妈有些着急,但让她没想到的是,很多商户都主动叫住姐妹两个,一听说是小报童,便很慷慨地买了报纸。“天这样热,要多鼓励他们。”一名商贩说。
  姐妹俩顶着太阳,汗水渐渐湿了帽子和衬衫,但是手中的报纸仍有几十份。妹妹李佳霖感冒了,身体不舒服,但仍坚持和姐姐一起行动。
  “心里很着急,但幸好有好心人支持孩子,这让她们逐渐有了信心。”越到后来,她们便越主动,在妈妈看来,“这已经是不小的进步了。”
  在人少和天气炎热的条件下,姐妹俩合作卖出了40余份报纸。“我们选择的卖报地点不大好,人流量较少。明天需要改变策略。”姐妹俩决定,第二天一早便去领报纸,随后在附近的早市,趁着凉快尽快卖出报纸。母亲也非常支持孩子的决定。

  5岁的吕芸汐在向路人推销报纸。
   本报见习记者 李洋 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