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嘉祥县一手套加工厂,工人们正在制作手套。
本报记者 黄广华 摄
本报记者 黄广华 庄子帆 通讯员 薛海波 杜杰
嘉祥不仅有石雕,还有手套,而且都做成了大产业。目前嘉祥年产手套600多万打,年销售额15亿元,拥有上千种手套产品的生产加工能力及60余项专利产品,产品销往欧美、日本、韩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享誉海内外的“中国手套名城”。嘉祥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滑雪手套生产基地,国内市场的滑雪手套六成以上来自这里,其出口量也占行业出口总量的76.38%。随着北京冬季奥运会申办成功,“白色经济”为当地企业带来了新商机,嘉祥正积极抓住机遇转型升级,以创业带动产业发展。
手套加工厂开进全县的农家院
在嘉祥县闫宾峰的手套加工厂内,大约170平方米的自家二层小楼里,有序摆放的40台机器前,工人正熟练地进行手套加工。除了工厂里的这40多台机器,闫宾峰还将30多台机器送到技术娴熟的村民家中,以便他们在家里加工。
1980年出生的闫宾峰开办手套加工厂只有两三年的时间,就达到了年产1万多打、20多万双手套的规模。
而在嘉祥县新挑河的一个手套加工厂,一间大约600平方米的车间里传出阵阵有节奏的缝纫机的声音,近200名“娘子军”正伏案缝制手套。这个加工厂年产各种手套30万双左右,“近几年,生产手套的数量每年都呈递增趋势。”该厂负责人江海英说,这个加工厂是济宁市剑华中兴滑雪制品有限公司的分加工厂之一。而剑华中兴可年产各类防寒、运动手套1000万双,约占整个嘉祥县总产量的百分之十。
位于济宁市西部的嘉祥县是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与中国针织工业协会联合命名的中国手套名城。据嘉祥手套业协会会长陈建华介绍,嘉祥的手套产业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末,当时是台湾的一家合资企业,由于体制的原因没有发展起来,解散后,曾经的技术、业务人员散落在嘉祥县的各个地方,他们办起了家庭作坊式的手套加工厂。
嘉祥制定的手套标准成为全省标准
2000年,广州人黄健昌第一次走进嘉祥,看中了嘉祥手套加工生产初具规模的产业供应链条,以及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于是在嘉祥投资办了手套厂。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黄健昌的工厂每年能有100多万双滑雪手套的订单。
在嘉祥,像黄健昌、闫宾峰这样利用手套创业的人不在少数。“目前,嘉祥县有手套生产加工及配套企业200多家、加工户500多户,年产手套600多万打,带动就业5万多人,加工户覆盖全县80%以上村居,形成了‘总部经济+分厂+加工户’的发展模式,带动辅料生产、设备供应等配套企业50多家,兴建了物流、商贸中介等服务企业十余家,打造出铺天盖地的创业带动发展格局。”嘉祥县副县长王从奇说。
2012年,全县手套企业已创建技术中心47家,拥有专利产品60多项。在企业自主品牌建设方面,培育出“笑意达”、“曾子故里”、SUNTEX等20余个品牌。
2008年,由嘉祥县制定的滑雪手套标准,正式成为山东省地方标准颁布实施,该标准不仅是嘉祥县手套产业的质量规范,也填补了国内相关标准的空白。在8月21日举行的第4届中国针织产业集群年会上,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和嘉祥县政府正式签署协议,双方将共建滑雪手套行业标准,这将是我国首个国家层面的滑雪手套质量标准规范。
借力奥运“白色经济”,嘉祥打造自主品牌
嘉祥县手套行业协会会长、中兴手套集团董事长陈建华说,申奥的成功势必会带动“白色经济”的升温,嘉祥必须提早布局,才能抢占市场先机,主要抓手则是转型升级。
“嘉祥手套产业处于链条上的中高端,大部分是贴牌生产,单纯的来样、来料加工,导致了企业在产品研发设计、技术改造方面不够重视,现有的自主品牌款式单一、设计上不足等这些问题都是手套产业未来发展的制约因素。”嘉祥县副县长王从奇说。
2012年,嘉祥县邀请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组织国内知名专家“把脉诊断”,制定了嘉祥手套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规划,投资12亿元规划建设了占地500亩的手套产业园。全部建成后,可吸纳1.3万人就业,形成年产手套400万打、销售收入20亿元的规模。目前手套产业园已经投入使用,现在已经入驻了12家企业,并且有7家企业投产。产业集群发展的效益逐渐凸显出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