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立秋”,懂得她的爱
2015年08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冉庆亮

  我刚懂事的时候,就跟“立秋”好上了。那会儿,只晓得她好玩儿,而直到我人生也到了“立秋”季节的今天,才真正懂得了她的爱,我决定续写新的立秋之恋。 
  其实,立秋是位大众情人,只不过我对她更钟情几筹罢了。她像一位激情饱满的智能少女,胸装夏日的火热,一下拥抱了世间万物。但她睿识时务,且善解人意,睃了下人们酷热难耐拴愁的眉梢,便冲太阳一甩那根精致好看的大辫子,将空气变得轻轻柔柔凉凉爽爽的了。这就令我童年的爱慕之心萌生起一种笃笃诚诚的仰慕了。 
  这种仰慕并不孤独,古人早已尊称她为“立秋节”了,而那些传承下来的古老而美好的习俗也足以说明人们对她的仰视和敬重,因此,几十年来我便围绕她在远古与现实间穿越行走。 
  立秋节又称七月节。她在每年的公立8月7日或8日展颜。周代是日天子亲率三公六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并举行祭祀少嗥、蓐收仪式的。 
  汉代仍承此俗。书上说“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祭白帝蓐收,车旗服饰皆白,歌《西皓》、八佾舞《育命》之舞。并有天子入圃射牲,以荐宗庙之礼,名曰躯刘。杀兽以祭,表示秋来扬武之意。”到了唐代,每逢立秋日,也祭祀五帝。《新唐书·礼乐志》载:“立秋立冬祀五帝于四郊。”
  宋代,立秋之日,男女都戴楸叶,以应时序。有以石楠红叶剪刻花瓣簪插鬓边的风俗,也有以秋水吞食小赤豆七粒的风俗,明承宋俗。清代在立秋节这天,悬秤称人,和立夏日所称之数相比,以验夏中之肥瘦。 
  民国以来,广大农村中,在立秋这天的白天或夜晚,有预卜天气凉热之俗。还有以西瓜、四季豆尝新、祭祖的风俗。 
  在民间传承流行广泛的习俗是“啃秋”和“贴秋膘”。很多地方都有吃西瓜的习俗,据说可以不生秋痱子。人们还相信立秋时吃瓜可免除冬天和来春的腹泻。 
  啃秋的习俗,城里人在立秋当天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食就算啃秋了。而农人的啃秋则豪放得多。他们在瓜棚里,在树荫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着红瓤西瓜啃,抱着绿瓤香瓜啃,抱着白生生的地瓜啃,抱着金黄黄的玉米棒啃。啃秋抒发的实际是一种丰收的喜悦,寓意着五谷丰登。 
  在人们传统的意识里,炎热的夏天,食欲锐减,体重下降,称之为“苦夏”。所以到了立秋,就该贴贴“膘”了。肉是“贴膘”的理想食品,因此,在过去的年月里,立秋这天人们都要大食肉蛋,而如今人们好像和“膘”有不共戴天之仇,平日都千方百计减肥,当然不会刻意地去“贴”膘了。不过“民以食为天”嘛,“吃”是人们用来庆祝节日的必要方式,“立秋”是个重要的节气,当然要随心所欲吃爱吃的助助兴了。 
  当然助兴的还有“咄咄”“唧唧”“咄咄咄”的虫鸣美妙的旋律,以及青春金秋爽朗朗的笑。是的,“立秋”是一面收获的旗帜,所谓“立秋十天遍地黄”,一个金色的秋天就要到来了。在这个季节里,人们盘算最多的就是果实:“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立秋摘花椒,白露打胡桃”,“秋分玉米大豆进了家,盆儿盆儿罐儿罐儿都满喽,漫山遍坡果香飘”。
  可是现在,我感觉立秋变成一位更年期的妇人了,我便怨恨起她性格的变化无常。晨起很凉爽,正午遍地烫,这就是人们说的“秋老虎”吗?让人痛恨得牙根痒! 
  那位颤巍巍走来的老爷爷就抡起了拐杖,气哼哼地说,找打!没有立秋的“倒秋热”,满地庄稼瓜果怎熟,没有立秋的责任担当,秋后还不都得喝汤? 
  我就后悔起对她忠贞不渝的怀疑了!虽然季节变换轮回,自然规律她本就该这样,但不妨碍我重新树立对她的敬仰。在我人生适逢“立秋”之际,我要跟立秋谈一场恋爱,焕发青春的正能量,肩挑着责任和担当,勇敢地走向严冬,把全部的爱播向远方!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