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产品收益率将继续走低
降息后银行利差减小,理财市场风光不再
2015年08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市民在香港中路的青岛银行办理理财产品业务。 本报记者 张晓鹏 摄
   本报记者 姜宁
  央行降息之后,存款利率跳水,理财收益率也将下滑。从2013年开始进入销售井喷期的理财产品在未来将逐步进入低迷期,市民的理财方式会因为存款、理财产品的收益下降而变得逐渐多样化。
固定收益产品罕见,收益率大多4%
  银行理财产品,曾经是银行最具有“杀伤力”的揽储武器,在2013年6月钱荒时期,各个银行都把主要精力集中于推出高收益理财产品方面,以获取更多存款。在很短的时间内,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一度超过7%,在迅速打开市场的同时,也改变了银行理财在投资者心目中的形象。
  钱荒过后,虽然理财收益难以再重现昔日雄风,理财产品却成为了银行业揽储的最得力“干将”。不过,今年初以来,随着流动性趋于宽松,理财产品的波动日趋平稳,即便到季末时点,理财收益也仅是小幅提高。
  27日,记者来到位于香港中路和福州南路附近的银行网点内,发现至今在售的理财产品收益率比去年同期已经有了明显下滑,以招商银行为例,部分理财产品收益率已经降到了5%以下,而这些同类产品在去年的收益水平都在5.5%左右,此外,一些固定收益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也在明显缩水,不论是五大国有商业银行还是股份制商业银行,一年期保本保息理财产品收益率都在4%左右,而且发行量非常少,在每周发售的20款理财产品中,仅有1-2款固定类理财产品。
  从长期看,理财产品收益率下滑将成常态。不少理财分析师认为,在降准、降息预期仍在上升,各种货币政策工具“轮番上阵”的背景下,银行理财产品短期内难以回到过去的高收益时代,高收益理财产品将越来越少。
理财收益仍会下降,年末或不再走高
  “在历次降息之后,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都会出现下滑的态势,不过这种下滑不会马上显现出来,一般在降息的第二个月才会出现。”青岛银行总行营业部零售业务部经理杨军说。
  据了解,现在青岛市各家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大多在5%以下。据金融产品研究中心统计,本周,青岛市各家银行发售的理财产品平均预期年收益率达4.84%。期限小于及等于7天的理财产品共有10款,周均收益率达到2.77%,环比降低0.57个百分点;8天至14天期限的理财产品共有5款,周均收益率达3.18%,环比降低0.63个百分点;15天至1个月期限的理财产品共发行1款,预期收益率达4.4%;1个月至3个月期限的理财产品共有362款,发行量最高,周均收益率达4.85%,环比降低0.06个百分点。
  此外,不少银行还在每个月的特定时点内发售较高收益理财产品,例如,潍坊银行在每月的6日、16日、26日发售高收益率理财产品,青岛银行在每月的8日、18日、28日发售高收益理财产品,收益率都在6%左右,但是相对于银行常规理财产品来讲,这些时点类产品的理财期限较多,有的甚至只有一个月左右的理财期限,如果投资者在当期理财产品到期之后没有及时续买新一期产品,那么年化收益率仍然不会很高。
  此外,据青岛银行一位理财经理介绍,相对于往年,今年即便到了年末时期理财产品收益率都不会有太大的提升。“降息之后,银行利润利差进一步缩小,贷款利率下降之后,银行揽存的成本也会随之下降,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将走低。”
求稳妥,投资者可选中短期产品
  据一些银行理财师介绍,以往在央行降息之后,市民都应该选择期限较长的理财产品来提前锁定未来收益率,但是此次降息相比以往有更深层次的股市救市意味,未来理财产品可能出现系统风险的情况下,投资者不宜购买期限过长的理财产品。
  “以往虽然银行的理财产品说明书上大多都会标明非保本浮动收益,既不保证本金也不保证收益,但是到期后银行一般都会按照预定收益给付,第一,那时的银行理财产品都会盈利,第二,就算出现了少许亏损,银行为了声誉和口碑都会自己给客户买单。”交通银行青岛分行私人银行部客户经理王彦强说。
  但是在最近,随着股市暴跌,不少银行投资于股市的资金出现了大面积的亏损,为了保住本金银行不得不提前将钱从股市中撤出来,所以股市暴跌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性。8月,包括招商银行在内的多家商业银行提前为客户支付了不到期的理财产品收益,规模之下为最近几个月之罕见,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分析人士的观点。
  在这种情况下,市民应该更多的选择中短期理财产品,在保证资金安全性的情况下争取更多的收益。“一般情况来看,中短期产品的安全性和风险性都要好于中长期产品,出现不兑付的可能性几乎为零。”王彦强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