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有疫苗补助?没这好事!
“国家防疫办”来电称发1000元补助,被一市民识破骗局
2015年08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8月27日讯(记者 孙丽娟 通讯员 柳凌飞) 生二胎的赵女士接到“国家防疫办”电话,被告知可获1000元的免疫接种补助费。赵女士按对方要求去自动取款机操作,对方发来一个汇款编码,被赵女士识破,其实是一个银行账号,免遭损失。    
  经区的赵女士最近生了个二胎男婴,全家人都沉浸在喜悦中。25日上午,赵女士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国家防疫办”工作人员。一上来,对方就问赵女士是否在6月1日生了一男孩,他甚至说清了孩子的姓名及赵女士的基本信息,随后称赵女士的孩子符合今年的免疫接种补助费发放政策,需赵女士提供一个银行卡号,接收1000元补助。 
  一开始,赵女士半信半疑,对方准确说出她的家庭信息时,她就信了。按对方要求,同时也为保险起见,赵女士告知对方一个平时不用的银行账号,卡里没有余额。 
  随后,对方要求赵女士提供信息,审批成功后生成一个编码,赵女士到自动取款机按步骤操作,这才能把钱成功汇到账户里。这名“工作人员”又提供了一“办事员”电话,让赵女士到自动取款机后打电话给“办事员”,根据要求操作。
  赵女士防范意识较强,她先在家拨通了“办事员”的电话,归属地显示在浙江,对比刚才北京来电,赵女士生了疑心。
  “工作人员”解释,需系统审批成功后生成编码,在取款机输入编码才能汇款。赵女士假称已找到自动取款机,要求对方把编码发过来。 
  待对方发来一个编码后,赵女士仔细查看竟是一个银行卡卡号,她由此确定对方是骗子,如果她提供的银行账户有钱,按对方步骤操作,钱就会汇到对方账户。
  根据国务院2005年颁布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我国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预防接种的预防性生物制品即疫苗,共分为两类,第一类疫苗由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其中儿童7岁前免费接种的有9种疫苗,可预防12种传染病;第二类疫苗是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没有所谓的“接种补贴”可领取。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