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数学融入生活让学生快乐学习
2015年09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泰安市第一实验学校的朱秀芹老师,今年是参加工作的第十九年,她潜心研究教育教学多次执教省、市级优质课,公开课,获得广泛认可。她教授的数学课生动有趣,让不少小学生在玩乐间掌握数学知识。她所带的刚毕业的2015届学生,连续5年每学期的期末考试“两率一分”在本级部14个班中均是第一名。
  每到寒、暑假,朱秀芹老师都会提前把下学期的教材、教参、备课本拿回家,假期里做家务之余会静心思考全册的知识框架,仔细研究每个知识点的重点、难点,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每个新学期刚开始,她已完成了全册备课,她的努力让她在平时的工作中有足够的时间来进一步思考、完善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教学反思,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有更多的时间对学困生进行辅导,工作也更加从容有序。
  朱秀芹说,在来泰安市第一实验学校前她是一名信息技术老师,有非常熟练的电脑操作基础,来到学校改教数学后,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有机整合,让多媒体成为教学的有力辅助手段。
  一位已毕业的学生说,朱老师每节课都制作生动形象的课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一年级学习十几减五的时候,她把学生投沙包的这一情境做成动画,让学生充分理解投进盆里的叫“投中”,投在盆外的叫“没投中”,理解了题目素材,学生很容易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高年级时,朱老师经常利用多媒体演示,让抽象的知识变得简单易懂。“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公式推导时,她用动画演示:把一个圆平均分成64份,128份,256份……之后拼成的图形,从而让学生深刻理解了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较好地建立了极限思想。”
  朱秀芹老师说,让孩子更喜欢数学,就要让他们联系生活,学以致用,提高兴趣。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是有用的,学生就会对数学产生兴趣,在学习折扣、利息等内容时,她会在假期或周末提前给学生布置实践作业,让家长带领孩子去商场、银行了解相关内容,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悟学数学的价值,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朱秀芹刚刚送走一批上初中的小学生毕业生,她认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一定是“眼里有学生”的老师,而不是“眼里只有知识”的老师。除了教学本身,应更加呵护每一个孩子的心灵,包容、接纳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