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磐德:挥之不去的文人情怀
2015年10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诗梦依稀 180X145cm
  ◤马尼拉等车的妇女 136X68cm
  ◤小乐手 136X68cm
  ◤青年矿工 136X68cm
     ◇王磐德
  王磐德,男,汉族,1964年11月出生于山东青岛,1988年7月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1997年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生课程班深造。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山东大学艺术学院特聘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山东画院创作部主任。
  1991年作品《唢呐声声》参加全国人物画邀请展;1995年作品《蒙山不言》参加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全国美展并获山东省美展一等奖;1997年作品《唢呐声声》参加庆祝建军70周年全国美展;1999年作品《生命之堤》获山东省庆祝建国50周年美展二等奖;作品《沂蒙金秋》获2000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2000年作品《晚秋》获山东省首届中国画写生创作大赛银奖(金奖空缺);作品《集市一角》获山东省首届写生作品展二等奖。作品《秋实》获2001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2001年作品《女交警》获山东省纪念建党80周年美展二等奖;2004年作品《沂蒙金秋》参加第十届全国美展并获山东省美展一等奖;2007年作品《孟子》参加“孟子精神——当代中国画创作展”;2011年作品《齐鲁曙光》(合作)参加纪念建党90周年全国美展;2011年签约创作山东省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王尽美、邓恩铭与山东地方党组织的创建》(合作)。2013年作品《九月的乡村》获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全国美展山东预选作品展铜奖。《崂山的传说》参加山东省民间文学中国画创作展。
  出版有《王磐德研究》、《人物名家王磐德》等画集。

  
普通人中看人生

  水墨人物画家王磐德绘画功底深厚,艺术触觉敏锐,作品呈现给观众的是一种朴素的真实。平时,他喜欢并善于刻绘平常老百姓的生活,以平实的笔墨语言带给观众不一样的视觉体验。他构思的切入点是把人物植入特定的生活场景中,细致的表情刻画和概括性的形体描绘,使得所绘人物的形象丰满且具有执着的生命力。他说:“我从心底里喜欢画有故事的人,因为他们接地气。他们代表了当今大多数人的生存状态,我试图用我的画笔挖掘出人性美好的东西。”
  王磐德以表现普通人的生存状态、精神风貌以及他对现实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想象力的作品,表达了一个画家深切的人文关怀。在我国新疆、云南、台湾地区以及菲律宾等地画的许多作品,淋漓尽致的表现了生活中当地人的生活状态。其中,《青年矿工》、《驯鹰的哈萨克青年》、《菲律宾的小乐手》、《马尼拉等车的妇女》。是那么的朴实真切,作品中的人物以生活的常态出现,避免了僵化,使观者在欣赏作品的时候,不仅能够认识画面的人物,同时能够走进被画者的现实生活。他笔下的人物是鲜活的,同时蕴含着他对人们的情感,而这情感又是那么的深沉和真挚。
  在他的作品中,不仅能够看到人物形象的典型动态,还能够感受到传统笔墨的博大精深。在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观念碰撞下,对水墨语言的探索以及对不同人物形象的尝试贯穿着王磐德的艺术之路。他对现实人生的描绘,以及对社会正能量事物的弘扬,展示了他作为一位文人画家的社会担当。而作为文人,他对文化又有一种无以复加的敬重。

民国文人更情浓

  王磐德对民国时期的文人有着偏执的热爱,热爱他们博学的才情,欣赏他们对东西方文化的态度,钟情于他们宽大的胸怀。也正是由此,读书工作之余,他收集了许多这个时期的文章、照片及史料,很多画的素材也就自然的形成了。“前几年,山东大学建校120周年,校方向我约稿,本来想以老舍为主体作一幅大创作作品,由于工作繁忙,搁置了。最后创作了一幅老舍在青岛山大时期的小幅作品,反响不错,这更加的鼓舞了我将这一系列题材的作品继续下去。”王磐德说。
  在关注民国文人轶事的时候,王磐德阅读了很多关于徐志摩和林徽因的传记,包括泰戈尔的一些诗集。一次,偶然读到一篇文章,内容是1924年,泰戈尔刚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当时受梁思成,林徽因父亲林长民的邀请,泰戈尔到中国来访问,在中国呆了50多天,徐志摩全程陪同这样的一个行程,北京、南京、济南、太原、汉口。泰戈尔来济南时,在济南做了两场讲座,同是诗人的徐志摩现场做翻译,翻译出来的语言非常美,当时轰动文坛。而泰戈尔在北京时,林徽因与徐志摩全程陪同,在文化艺术交流方面起到重要的纽带作用。当时的《天坛史话》记载:“林小姐人艳如花,和老诗人挟臂而行,加上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徐志摩,有如苍松竹梅的一幅三友图。”这样的情节描写激发了王磐德的创作灵感,促成了他笔下的《诗梦依稀》。
  《诗梦依稀》是王磐德具有浓烈文人情结的作品。在绘画创作中,鲜有把这三位文化名人创作在一起的场景,而多年以前王磐德搜集有关泰戈尔、徐志摩、林徽因的存世照片及故事。画面中泰戈尔鬓发皆白,长髯飘拂,恰似一棵不老松。林徽因举止文雅,站在泰戈尔身后,红颜白发相映成趣,再加上面容清癯、身材颀长的徐志摩,用意向性的“松竹梅”巧妙的表现了他们三者之间的关系,生动传神。
  王磐德用作品诠释了对文化的敬重,对社会的关怀,而又用比较轻松的笔墨形式表现出来,使画面渗透出文人的那种潇洒和气质。他表示描绘民国时期文人形象的作品还将继续下去。        (胡敬爱)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