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追梦的山航年轻人
有人为梦想减肥20公斤,机务准新人也想开飞机
2015年10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新员工在社会实践中向旅客推介山航APP客户端“掌尚飞”。(资料片)
  皮冶(左)和郭毅(右)在滨州飞行学院。
     今年8月份,位于济南市历城区柳埠镇的山青世界迎来了253个名副其实的“小鲜肉”。山青世界是共青团山东省委建设并管理的省内第一家省级青少年实践教育基地。这群“小鲜肉”穿着统一的服装,男生居多,乍一看像是在校大学生,其实都是山航2015年的新员工。在为期9天的入职培训后,最近的两个月,他们正在接受专业培训。

  本报记者 杨万卿     
 
曾是“开挂”胖子
为追梦减肥20公斤

  记者在山青世界见到了这群刚走出校门的年轻人,他们大都是90后,带着初出校园的小心翼翼和对未来的憧憬,重新组成新的集体,开始适应新的环境。这些年轻人意气风发,又彬彬有礼;来自五湖四海,相聚山东,短短时间就成为好兄弟。
  有趣的是,在交谈中,这群年轻人不约而同谈到了一个话题:减肥。众所周知,航空公司初试有相对严格的体重要求,尤其是招收“大改驾”(大学生改学飞行驾驶专业)飞行学员时,很多在校大学生都因体重不符合要求被淘汰。却也有不甘心被淘汰,依靠毅力成功减肥,最终通过初试进入山航的“励志君”。
  来自重庆的皮冶是一名“准飞行学员”,毕业于重庆交通大学,新员工培训时被分到一班。这个22岁的重庆小伙从小到大都没有离开过家乡那座西南山城,讲普通话时总是带着没法磨平的重庆口音,选择山航,也出于山航在重庆设有分公司的考虑。现如今,身高185cm的他身材匀称、长相帅气,谁也不曾想到,大三时,他还是个体重超过180斤的胖小伙儿。
  “大三时山航来学校招飞,我报名后初检被淘汰,就因为体重超标。”皮冶并未因此泄气,而是暗暗下定决心,给自己一年的时间,每晚坚持跑步。到了大四,他成功减重15公斤。“也许是我比较倔,大四时山航并没有到我学校招飞,我就自己到西安去参加了山航初检,顺利通过。”皮冶感慨之余,还显露出些许小得意。
  李晋是个可爱的济南姑娘,当初报名参加山航营销委的面试时,发现十个人里只有两个女生。听到皮冶讲到自己减肥的艰辛历程,她表现出十二分的理解。原来,为了顺利通过面试,这个姑娘也积极减肥,一年的时间里竟然成功减重20公斤。“女生嘛,就是要对自己狠一点,减肥后不仅可以进入山航,起码自己也漂亮多了啊。”李晋笑嘻嘻地说,脸上已经是一派云淡风轻。
  年龄最小的罗肖今年刚刚21岁,来自湖南。他在校园招聘时选择了山航,结果初试体检被查出有脂肪肝。不甘被淘汰的他,开始天天往健身房跑,两个月内成功减重8公斤。
  谈到自己的减肥史,这群年轻人脸上都挂着满足的微笑。对他们而言,减肥过后是轻松,是自信,更是向着梦想迈进了一大步。
机务也有飞行梦
压力之中有昂扬

  “大改驾”飞行学员张良毕业于烟台大学,“山航在我们学校的招生比例大概是1:100,在我周围,80%左右的同学眼睛都近视,光是这点就满足不了当飞行员的视力硬件标准。当个飞行员确实不容易。说句实在的,当飞行员是我从小的梦想,你们不要笑我。”
  张良提到了“梦想”,坐在一旁的罗肖很有话说。罗肖所在的部门是工程技术公司,通俗点说,平时的工作就是对飞机进行日常的保养与维修。“其实我的梦想也是当一名飞行员。”罗肖指着身旁飞行部门的学员说,“他们都基本实现了梦想,但我还在路上。虽然现在我所在的部门是机务,我还是不会放弃,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朝自己的梦想继续努力。”罗肖坚定地说。听到罗肖的梦想,大家都投以赞许的目光。
  “虽然这个梦想很美,飞行员听上去是一份很光鲜的职业,但压力也不容小觑。”与张良同是飞行学员的皮冶说。“我在大学期间从来没有接触过与飞行有关的知识,国外航校也有一定的淘汰率,所以我们的压力也很大。”皮冶说,从通过山航的初试开始,自己的身上就背负了太多的期望。他一直在告诉自己“别太骄傲”,也是这样做的。有人问他的职业,他就会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告诉对方,自己是“司机”,要学“驾照”。
  “要低调,要自律。以后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没有自律是走不下去的。”皮冶说起这话,身上有一股与年龄不符的成熟。于他而言,前往美国,甚至对于离开家乡,都是几年前的自己无法想象的。但人生就是这样,随时可能遇到未知的挑战。
  和记者聊天途中,这个刚刚还有点低落的重庆男生突然“哀嚎”起来:“可是我真的很久没有吃辣椒了,为什么济南的饭菜都不辣呢?”引来一片笑声。
  毕业于山东大学的马晓康与来自南航大委培班的崔忠旭都是将来的山航机务人。马晓康心灵手巧,动手能力强,从小拆遍家中电器,近年来已经从拆装收音机“升级”到拆装洗衣机。崔忠旭则是在山航机务实习过的“小前辈”,他去年大三暑假期间就已经来到青岛山航工程技术公司培训中心,跟着机务前辈学习了各种基本技能。还有“准签派员”邱宗欢,毕业于天津民航大学交通运输专业,沉稳谦虚,颇有总指挥的风采。
  谈笑间,大家各自诉说着自己的过往与梦想。虽然不经意间总会流露出些许紧张感,但在压力之下,这群年轻人更多表现出的是斗志昂扬。
从“我”到“我们”
分工不分家,都是山航人

  九天的集中入职培训后,他们前往飞行部、运控中心、工程技术公司、营销委、财务部等部门。毋庸置疑,九天的封闭式管理、专业化课程和难忘的团队熔炼活动,让刚迈出大学校门的这群年轻人深刻感受到山航的企业文化和行业特点,初步建立了对山航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为他们实现从大学生到山航人、职业人的转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由于新员工人数较多,在培训过程中,山航按照岗位类别将新员工分成了六个班级,并按照班级学员专业相应配置了六个班主任。这些“班主任”都非常年轻,与新员工的年龄相差不多,迅速和这群年轻人打成一片。来自飞行部的张亚会是二班的班主任,出生于1990年的他,甚至不如班里的一些学员年纪大。
  来自山航重庆分公司综合保障中心的王星被分到了3班,提到这次培训,他非常感慨地说:“如同户外拓展训练所强调的一样,我们每位员工有着出色的表现并不够,还必须懂得团队协作,发挥1+1大于2的力量。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远,懂得协作的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这时,我们便需要把‘我是山航人’发展为‘我们都是山航人’,虽然未来可能相隔千里,工作不一,但是分工不分家,我们都相信齐心协力可以让山航梦焕发新的荣光。”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主题新老员工见面会上,“80后”飞行教员史少铭、特地从青岛赶来的机务维修高级工程师许延江、跑遍中国大江南北的营销委销售管理经理徐许晓峰、保障航班正常运行的“幕后导演”运控中心签派员岳谭谭来到现场和新学员面对面零距离交流。他们真实平凡而又真挚感人的职业经历,让新员工感受到前辈们对工作的激情和责任,体会到了责任与担当的重要性。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