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善良
2015年10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郑春柳

  父亲与母亲相识相爱三十多年,我们生活于他们温暖的屋檐下,,却未曾深深地体味他们相依相守的情感。
  小时候,因为兄弟姐妹年龄靠近,一起上小学又一起上中学、大学,所以真是钱到用时方恨少,一家人只能勒紧裤腰带度着岁月。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餐桌上除了青菜还是青菜,偶尔母亲做出点新花样,父亲都赞不绝口,有时候是鸡蛋配上青菜,经过油炸后成为另一种食物,有时候是面粉青稞,现在忆起来,那种味道不能说难吃,但也称不上好吃。虽然父亲是个对吃要求极高的人,但我从来没见父亲摇过头。
  1999年,父亲生意失利,家中条件更加困难,虽然此前日子过得并不优越,但至少没有外债,而今却背负了一身债务。母亲不言不语,矮个子的她渐渐学会了各种家务活,一直到现在,我看见母亲那伸不直的双手时总是忍不住流下眼泪。那时候她从来不抱怨父亲的失利,也不抱怨生活的变故,只是越发努力,听到父亲自责时,她甚至还开导他:“谁的生活能一帆风顺呢?”
  后来我们渐渐长大,到大城市读书工作,吃过无数的山珍海味、美味佳肴,任何一种口味都比母亲煮的菜要好,我甚至好奇地问过父亲这个问题,他只是笑笑,什么也不说。直到我们都有了自己的家庭,为了柴米油盐或者丁点小事开始唇枪舌剑时,才知道,爱情的持久有时候只要保留着舌尖上的善良便足矣。
  父亲对母亲并不高超的厨艺赞不绝口,保留舌尖上的善良,是为让母亲在那样的年月里还能认真地把日子过得富有激情;而无论父亲在事业上遇到什么样的困难,给家庭带来什么样的困境,母亲依旧保留着舌尖上的善良,让父亲没有后顾之忧,勇敢地带着我们一起往前走。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