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身”防伪码成假货克星
三创客5年“磨剑”创新防伪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2015年10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郝孔旭演示“华夏盾”。本报记者 张晓鹏 摄
     本报10月18日讯(记者 张晓鹏 通讯员 韩秀杰) 真货假货包装得一模一样,但是一扫码,真货包装袋上的隐形码就凭空出现了。16日,青岛M6科技孵化园里的三名创客发布了一项防伪新技术,它可以“隐形”在产品任何位置使用,填补了国内空白,而且成本极低。
  “现在假冒伪劣产品技术非常厉害,不是很专业人士,根本看不出来。”16日,郝孔旭在李沧区M6科技孵化园里展示了一项最新的防伪技术。通过给产品印上肉眼不可见的隐形码,产品多了一张隐形“身份证”,只要手持他们开发的名为“华夏盾”的终端一扫,真伪立辨。
  郝孔旭告诉记者,只要是带包装的产品,不受材质限制,均可在上面附着隐形码。“如果客户允许,我们可以在产品的任何位置、无死角附码,并且隐形。”郝孔旭介绍,在产品中使用该技术成本很低。但成本低并不意味着技术含量低,包括郝孔旭在内的三人创客团队用了5年的时间研发、试验、试制成功,做到了隐形码的唯一性,难复制。该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多项发明专利正在批审中。
  “只要有3G网络及GPS卫星信号覆盖地区均可使用本系统。”郝孔旭介绍,只要运用3G通信网,结合卫星定位、云计算、数据库,就可以对国内包装商品隐形身份标识进行认证鉴定,以青岛为基地,建立覆盖全国的大数据平台。
  据了解,作为青岛M6创意园的重点扶持企业,这项防伪技术项目已经得到李沧区政府、李沧区科技局的支持,并批与扶持资金,目前正在进行商品化生产。据介绍,2012年10月正式运营的青岛M6创意园,目前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孵化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在孵企业25家。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