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个小记者家庭走进日照锦丽工艺品有限公司
小伙伴心灵手巧,剪窗花一学就会
2015年10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小记者们展示自己的作品。
  小记者跟老师学习剪纸。
     参观农民画画廊
了解传统文化

  17日上午,15个小记者家庭从齐鲁晚报《今日日照》编辑部出发,一行人浩浩荡荡踏上行程,大约经过近半个小时的车程,到达了日照锦丽工艺品有限公司。该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赵家乐是中国日照农民画绣创始人,他利用传统刺绣工艺进行产业化嫁接,用刺绣的方式将传统农民画呈现出来,实现了作品艺术价值与实用价值的完美统一。
  小记者们很快被浓厚的文化氛围所吸引,墙上随处可见各色优秀的作品和精美的农民画绣,这让孩子们大开眼界。“小记者们,农民画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都是农民伯伯劳动的场景。”“色彩都很艳丽……”面对老师的提问,孩子们答案不一。
  通过老师的介绍,小记者们了解到,农民画是通俗画的一种,多系农民自己制作和自我欣赏的绘画和印画,风格奇特,手法夸张,其范围包括农民自印的门画、神像以及在炕头、灶头、房屋山墙和檐角绘制的吉祥图画。日照农民画兴起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与上海金山、陕西户县,并称为中国“三大农民画乡”,目前日照农民画已被国家文化部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
  墙上悬挂的农民画画作和画绣,吸引着小记者驻足观看,不时拿出手机拍照,并向老师提出各样的问题,孩子们边走边问,了解了不少农民画知识,大大满足了孩子们好奇心与求知欲。
精心剪出窗花
小伙伴颇有成就感

  参观完毕后,小记者们开始跟随老师学剪纸。小记者们首先要学剪的是一个窗花。
  “这么复杂会不会很难?”看到老师手中的窗花,小记者们不仅发出疑问。领到纸后,小记者们首先在老师的指导下,将正方形的红纸依次对折,直到在纸上留下一个米子格的纹样。随后,在对折好的纸上,找到米子格的中心点,沿着中心点开始画剪样。尽管图案并不是特别复杂,但是成图的形状直接影响着剪纸的成品,因此小记者们画得格外认真,全神贯注投入其中。
  随后,小记者们在画好剪样上,用剪刀沿着依次剪开。不过最复杂的应该是圆圈的形状,那么小的一个圆圈,需要先用剪刀划一道小口,然后沿着小口依次剪开。看似简单,其实却需要特别认真,因为一不小心就会将折纸剪穿。
  大约半个多小时,小记者们陆续完成了窗花。尽管同样的剪样,但是在孩子们的加工下,却变得很不一样,各有特色。看着手中的作品,小记者们充满了成就感。随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小记者们又剪出了漂亮的蝴蝶。他们小心翼翼呵护着精心剪出的作品,心里像抹了蜜一样甜。
  通过本次活动,小记者们不仅对农民画和剪纸两项传统有了基本的认识,也萌生了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老师的手好巧,真是好羡慕。没想到剪纸这么好玩,希望有机会可以再多学几样手艺。”小记者胡晏华说。


  文/片 本报记者 张萍   

  剪纸和农民画是传统文化的瑰宝,为了传承传统文化,17日,齐鲁晚报的15个小记者家庭走进日照锦丽工艺品有限公司,感受这两项瑰宝的魅力,小记者们还拿起剪刀,跟着老师学习剪窗花、剪蝴蝶,看着手中活灵活现的艺术作品,别提有多高兴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