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妇幼保健院关注女性乳腺健康
乳腺癌发病率上升,已成为威胁女性健康主要疾病
2015年10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每年十月为世界乳腺癌防治月或警示月,10月18日为防乳癌宣传日。泰安市妇幼保健院成人外科主任李树河介绍,最近几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已经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
乳腺癌发病率高 首个发病高峰在45-55岁间
  “在我国的大中型城市中,乳腺癌发病率已高达万分之四以上。每年乳腺癌新发病例约21万。”李树河主任说,目前,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虽较西方为低,但近年来增长迅速,并以每年3%-5%的速度递增。
  乳腺癌的防病有两个高峰期,李树河主任介绍,第一个出现在45-55岁之间,另一个出现在70-74岁之间。
  “13岁以前就有月经初潮或至55岁还未停经的妇女,得乳腺癌的风险更高。”李树河主任说,此外,35岁以上未育或35岁以上生育第一胎的女性也是乳腺癌的高危人群。
  乳腺癌有具有家族是,母亲、姐妹、女儿、外祖母等母系成员患有乳腺癌,则这名女性患乳腺癌的机率较大。“患有良性乳腺病如乳腺增生病、乳腺纤维腺瘤、导管内乳头状瘤等疾病的女性也应引起重视。”李树河主任说。
  他还提醒,已绝经多年的女性,如果突然出现乳房不适,一侧乳房增大,乳头抬高,乳头及乳晕部位瘙痒、皮疹,乳头血性或浆液性溢液,乳房疼痛、作胀,乳房肿块,一侧腋窝部或肩背部、上臂等部位酸痛不适等,应引起高度重视,立即到专科医生处进行必要的检查、治疗。
八成患者首诊为肿块 多数患者没有疼痛感
  乳腺癌有典型的体征表现,首先,当检查发现乳腺肿块大于等于1厘米时,说明它至少已经经历了三年时间。“80%的乳腺癌患者以乳腺肿块首诊。患者经常无意中发现乳腺肿块,多为单发,质硬,边缘不规则,表面欠光滑。大多数乳腺癌为无痛性肿块,仅少数伴有不同程度的隐痛或刺痛。”李树河主任说。
  “非妊娠期从乳头流出血液、浆液、乳汁、脓液,或停止哺乳半年以上仍有乳汁流出者,称为乳头溢液。”李树河主任说,引起乳头溢液的原因很多,常见的疾病有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增生、乳腺导管扩张症和乳腺癌。单侧单孔的血性溢液应进一步检查,若伴有乳腺肿块更应重视。
  乳腺癌会引起皮肤的改变,最常见的是肿瘤侵犯了连接乳腺皮肤和深层胸肌筋膜的Cooper韧带,使其缩短并失去弹性,牵拉相应部位的皮肤,出现“酒窝征”,即乳腺皮肤出现一个小凹陷,像小酒窝一样。如果癌细胞阻塞了淋巴管,则会出现“橘皮样改变”,即乳腺皮肤出现许多小点状凹陷,就像橘子皮一样。
  “肿瘤位于或接近乳头深部,可引起乳头回缩。肿瘤距乳头较远,乳腺内的大导管受到侵犯而短缩时,也可引起乳头回缩或抬高。”李树河主任说,主要表现为乳头皮肤瘙痒、糜烂、破溃、结痂、脱屑、伴灼痛,以致乳头回缩。
  “乳腺癌会导致腋窝淋巴结肿大,未必一定转移,但危险性极高,大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3以上有腋窝淋巴结转移。”李树河主任说,初期可出现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质硬、散在、可推动。
  随着病情发展,淋巴结逐渐融合,并与皮肤和周围组织粘连、固定。晚期可在锁骨上和对侧腋窝摸到转移的淋巴结。

男性乳腺病变易察觉 多数患者是老年人
  很多人认为,乳腺癌是女性的“专属疾病”,李树河主任解释道,虽然男性患乳腺癌的并不多,但仍能占到所有乳腺疾病患者的1%左右,并且,近几年来,男性乳腺癌的病因有明显上升的趋势。
  “男性乳腺癌的发病缘由至今尚不清晰,可能与内分泌反常、乳腺癌宗族史、放射性损害、肝硬化、男性乳腺发育症等凶素有关。”李树河主任说,男性腺癌发病年纪偏大,以老年人多见,顶峰较女人乳腺癌晚5-10年。
  男性乳腺癌最常见临床表现为乳晕区无痛性肿块,圆形或类圆形,质硬,结节样,鸿沟不清。“男性乳腺安排少,乳头及乳晕下方有丰厚的淋巴网,肿瘤易侵略乳头和肌肤,因此部分分散和腋窝淋巴结搬运的概率较女人大。”李树河主任说,对男性乳腺肿块进行性增大伴有溃疡、乳头同缩、溢液、腋窝淋巴结肿大等表现者,应高度警觉本病的可能性。
  因为男性的乳房小,所以当男性的乳房出现小的异物时,是很容易被觉察的,所以相对于女性来说,只要平时多注意,男性的乳房发现病变时更容易提早发现问题。当男性乳房出现异常时,应该尽快去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

男性乳腺肿瘤易扩散 多数初诊时就是晚期
  李树河主任说,所谓的异常主要有结块和肿胀感,“男性乳腺癌的主要症状是乳房内肿块常发生在乳晕周围,质地较硬,边界不清,表面往往不光滑,活动度较差。”李树河主任说。
  此外,乳房皮肤凹陷,乳头内陷,偶尔伴有乳头溢血。疼痛有时会不很明显,但如果发现乳头出现回缩,且累及皮肤,都应该提高警惕。
  “淋巴结肿大也是危险症状之一,乳腺肿瘤最大的特点就是容易转移,所以如果发现腋下淋巴结长时间肿大也要特别小心。”李树河主任说。
  由于男性乳房没有小叶及腺泡的发育,因此乳房比女性要小得多,又因为男性的乳腺组织较薄弱,一旦发生乳腺肿瘤,很容易向外四周扩散,无需太长时间就能够蔓延到乳房的皮肤和肌肉组织,这就是为什么男性乳腺癌患者往往在初次就诊时病期就已经较晚的原因之一。此外,男性很少采取普查方式,也是男性乳腺肿瘤经常被忽视的原因。

治疗乳腺癌以手术为主 注重改善生活质量
  李树河主任介绍,治疗乳腺癌,主要方式有手术治疗、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生物调节与基因治疗以及物理治疗。至于选择哪种方式,患者需积极配合医生,科学选择优化方案。
  “重视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以手术为主,辅助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的综合措施合理选择个性化治疗方案,如保乳手术、前哨淋巴结活检、乳房再造等是未来乳腺外科发展的方向。”李树河主任介绍,开展外科和影像学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乳腺癌最合理的治疗模式即:新辅助化疗+合理的手术治疗+个体化的全身治疗+临床随访,由“最大可耐受治疗”转向“最小有效治疗”。
  李树河,泰安市妇幼保健院成人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山东大学医学院乳腺外科专业硕士研究生,泰安市肿瘤、普外、胸外专业委员会委员,泰安市抗癌协会理事,泰安市卫生系统“两好一满意”示范标兵,2013年荣获泰安市劳动奖章。所率科室也先后被授予全市医疗质量示范科室、工人先锋号等。
  擅长普外科疾病尤其是乳腺、甲状腺疾病的诊治,在骨外、泌尿外、胸外专业疾病的诊治方面亦有较深造诣。
  个人特点:
  工作严谨,诚信待人
  妙手人心,手术细腻精致
  成人外科电话:0538-6623918 15615380865
 相关链接 
粉红丝带乳癌防治运动 进入中国已有十余年
  粉红丝带运动始于1992年10月,由雅诗兰黛集团资深副总裁伊芙琳兰黛和美国《自我》杂志主编彭尼女士共同首创的以佩戴“粉红丝带”为标志的全球性乳腺癌防治运动。
  2003年10月,上海黄浦江上一艘镶满粉红色彩灯的游轮让中国人第一次领略到“粉红丝带”的风采,也标志着“粉红丝带乳癌防治运动”正式进入中国。2004年,粉红丝带从淡粉红换成了热力粉红。粉红丝带乳腺癌防治运动在中国热力升温。“粉红丝带”已迈出国界,飘出始创领域,为全球所共有。 
  每到十月,乳腺癌防治运动便会席卷全球,一年一度的粉红丝带亮灯仪式也将如期而至,用粉红色的灯光点亮全球地标建筑,更传递出对乳腺健康和生命的无限关爱,包括美国的帝国大厦、悉尼的歌剧院、意大利的比萨斜塔、中国的水立方等众多知名建筑都见证了粉红丝带的足迹,以这种特别的方式引发世界各地媒体和公众的关注,宣传及早防治乳腺癌的信息,提示全球女性关爱乳腺健康。
  每年十月为世界乳腺癌防治月或警示月,10月18日为防乳癌宣传日,十月的第三个星期五定为粉红丝带关爱日。
  “及早预防、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是粉红丝带乳癌防治运动的宗旨。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