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秋冬季节对天气变化敏感
保暖、调节情绪是养生关键
2015年10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秋冬时节寒冷干燥,人们的身体也变得脆弱起来,稍不留神就会受凉、咳嗽,肺病、心脏病等慢性病在这个季节也容易复发。老年人对秋冬天气变化尤为敏感。随着身体的逐渐衰老,人的生理机能发生了变化。泰安市中医医院老年护理院专家提醒,老年人尤须注意秋冬季养生。
  老年人对寒冷的适应性下降,况且寒冷刺激是许多慢性病发病的诱因,所以老年人要注意保暖。关注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物,天气寒冷时尽量住到有暖气的房间,夜间起床要注意添加衣物,避免受凉。
  人到了秋季应当神志安宁,将夏天时火热的心收一收,顺遂秋天的节气,让自己的气血随着心境的安宁而平和下来,以缓解秋天的凉燥之气给人的伤害,不要再过多的让心神外驰,开始更多的“宅”在家里,以使肺气清肃。这是与秋天之气相应的情绪调节法,如果违背了,情绪过于波动、心驰神摇,就会伤肺,那么冬天就不好过了。
  对于老人来讲,饮食总体以清淡为宜,大鱼大肉还是要限制的。
  莲子有很好的补益作用,古人认为它“享清芳之气,得稼穑之味,乃脾之果也”,秋天食用有养心安神、健脾补肾、止泻固精等功效。它不仅有助于缓解失眠,对易患咳嗽、哮喘等肺部疾病的人来说,莲子还可以通过补肾增强免疫力,达到润肺的效果。
  芡实能健脾祛湿、固肾止泻,其补肾效果强于山药,祛湿效果优于红小豆,安神效果强于莲子,可以说是一种被埋没的补益佳品。芡实可以与莲子、山药、白扁豆等食物一起熬粥或煲汤,更好的起到补益脾肾的作用。
  栗子香甜味美,是秋冬季节非常受欢迎的零食。中医认为栗子性味甘温,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等功效。栗子可生食、炒食、水煮。这是因为生栗子中的酶和维生素C含量最高,且细嚼慢咽时消化更充分,更利于人体吸收,对体虚乏力或肾虚导致的腿脚无力等症状效果良好。需要注意的是,栗子对老年人来说不易消化,每日最好不要超过10颗。
  花生是一种高蛋白的油料作物,自古享有“长生果”的美誉。《本草纲目》记载花生“悦脾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补气、清咽止痒”,适合脾虚消瘦、食少乏力、干咳少痰等人。花生红衣有补气止血的作用,需要补血的人可挑选红衣更多的小粒花生,煮粥、打花生浆可以挑选大粒的花生。醋泡花生仁、用生花生壳煮水喝,还有一定的降压效果。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