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已仨月 “黑”水厂终停业
近日,曾被曝光的安吉尔水厂的生产设备被拍卖
2015年10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贾晓雪
  今年7月13日,本报报道了《恶心,未开封桶装水内有飞蛾》一事,此事一经见报,迅速引起广大市民的广泛关注。事后,市中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该水厂调查发现,该企业竟无证经营,并且在责令停产整改期间继续偷偷生产,当场被查封。事情已过两个半月之久,就在10月15日,市中区食药监局委托某拍卖公司成功拍卖了“安吉尔水厂”的生产设备,拍卖所得5700元人民币按程序悉数上级国库。
责令停产整改期间又偷偷生产,被查个正着
  7月14日,本报又对未拆封桶装水内有飞蛾一事进行跟踪报道,枣庄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当日就来到涉事水厂进行调查。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事情并非只是“水中有飞蛾”那么简单,经调查发现该企业竟是无证经营,并且在今年5月就已被查处,并责令其停产整改。但是该企业在停产整改期间仍继续偷偷生产,被市中食药监局工作人员当场查封其设备。
  记者从市中区食药监局了解到,该局从去年7月1日接手食品生产监管职能后,经过依法抽检和摸底调查,决定把桶装饮用水整治作为今年的一件惠民实事加以解决。从今年4月份启动了桶装水专项检查,重点检查未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从事“大桶水”生产加工、未取得《食品流通许可证》从事“大桶水”经营销售、经营销售无《食品生产许可证》“大桶水”产品、使用无QS标识的非PC(聚碳酸酯)材质水桶四种违法行为。执法人员对流通环节检查发现,标识为“安吉尔”、“抱犊山泉”、“抱犊”等32个品牌的“大桶水”,经营者无法提供其生产厂家许可证,或生产许可证过期,存在标识不符合规定、无产品合格证明等违法违规行为。在检查的38个品牌的桶装水中,仅有6个品牌桶装水合格。
  经了解得知,这些不合格品牌,有的很难查到生产厂家,也有村民在自家院子里打井灌装,生产窝点非常隐蔽,桶装饮用水的安全问题也使得不少市民开始注意饮用水的安全问题。在安吉尔桶装水一事被曝光后半月之余,记者对市场进行了走访调查,发现市场难觅无证桶装水,据售水处工作人员介绍,已接到食药监部门的通知,一旦发现销售无证桶装水将会被处罚。
市中区目前已拆除生产设备2家,自动关停4家
  为使桶装水专项检查切实起到效果,记者从市中区食药监局了解到,该局首先从消费环节入手,加强宣传发动,通过公示持证企业及其产品名单,曝光无证产品名单等措施,引导健康消费。其次从流通环节入手,要求销售商依法落实索证索票和进货查验登记制度,切断无证“品牌”产品的销售链条。在生产环节方面,对规模小又拒绝整改的非法生产窝点,坚决依法关停、强制退出。对具备一定规模又积极整改的单位,依法责令停产、限期办证。同时对持证企业加强监管,保证向社会充足供应合格产品。
  据了解,截至目前,市中区已拆除生产设备2家,依法处结案件4起,在社会共治压力和严格的监管环境之下自动关停4家。其中“安吉尔水厂”在被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依法责令停产、封存设备期间,私自违法生产销售,而且产品检验不合格。市中区食药监局依法对其严厉查处,没收生产设备并公开拍卖。
  另外,通过食药监部门的综合整治,预计到11月底,市中区将新增4家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桶装饮用水生产企业。届时,市中区将拥有10家以上合法桶装饮用水生产企业,形成良性竞争态势,并将以较高的质量,较好地满足高、中、低三个档次消费需求。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