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传统开发理念、不断优化配产配注
东辛厂效益开发向低成本聚焦
本报记者顾松通讯员田真张霞刘盛捷
2016年01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精细比对查找调整潜力。
     一次补孔措施大约35万元,一次酸化措施大约32万元,就连一次维护作业也得22万元。而东辛采油厂配产配注的增油吨油成本仅有102.5元。
  无论是油价下跌的市场角度,还是效益开发的发展角度,成本始终是经营管理的焦点,而“少花钱,多出油”这种划算的买卖自然更受欢迎。
钱要花在刀刃上
  去年以来,油价持续下跌,在低成本开发战略的引导下,管理办法、科研技术都围绕成本投入动脑筋,但配产配注并非应运而生,而是蓄谋已久。
  “十二五”初期,东辛厂就调整开发理念,推出“油水并重、以水为先”的开发模式,并在“注足水、注好水”的基础上,想办法“注有效水、高效水”,配产配注技术也从以工况控制为主导转为地下压力流场的调控,让注入地层的每一方水都能见到效益。
  传统的配产配注依据是油井生产工况,沉没度大了说明能量好,参数上调,而沉没度过小,参数则下调,以能量利用最大化为目标。但随着对油藏的进一步了解,技术人员发现,井组内能量好的油井多“吸水足”,能量弱的油井则“渴得很”,这样既不利于均衡开发,还增加了采出水的处理费用,注水花钱,采液花钱,处理采出水还得花钱,太不划算。
  改变唯有突破传统。东辛厂探索形成“调、扩、促、引、控”5种配产配注调控模式和15种现场操作方法,为水井间、油水井间和油井间三个不同角度选用不同模式,控制注入水在地下的进退,哪里需要哪里注,怎样划算怎样调。
  新模式不仅改变了等效果的传统管理模式,更打破了看到含水上升就下调注水量的惯性思维。一段时间,辛68斜91井含水上升速度异常加快,技术人员根据油水联动性,首先调整了油井的产液量,有效“抑”制了油井的快速“吸水”,扩大水驱波及,调整后油井不仅含水大幅下降,日产油量也由2.1吨升至6.7吨,“零成本”实现了减液还增油。
人人会算账
  “5种模式是理念上的引导,而15种操控方法则是现场操作的一种手段,为基层执行调整提供具体方法。”东辛地质所动态室主任刘斌说,各采油站是配产配注方案的执行者,他们可以通过这5种模式提出调整方案,再依据这15种方法准确的作出具体调整。
  营6平4井组是典型的1对3注采模式,井网完善,但主力油井营6斜6的注水效果又过于明显,强势水线已经让该井出现高含水现象,另外两口油井却没能发挥最优产能,技术人员运用了“降、稳”两种办法,对强势方向“降”注降压,其他方向“稳”注稳压,重新优化地下压力场分布,营6斜6含水得到有效控制,井组也实现了均衡开采,目前已累计增油4万多吨。
  “调、扩、促、引、控”5种调控模式都分别对应3种操控方法,或“抑”制水线推进,或“放”大压差,又或“强”化潜力层、“弱”化主力层,基层技术人员容易操作和掌握,配产配注这种低成本挖潜技术逐渐实现了人人可参与。
不放过每一个增效点
  “能量差,供液不好,调整起来有风险。”这类动液面测不出、日产液量在10立方米以下低产井,曾是配产配注的“禁区”。
  “一是动液面测不出,地下状况不好判断;二是调整后不能及时跟踪效果,风险大。”对低产井配产配注的顾虑,动态室副主任潘杨庆直言不讳。
  为此,东辛厂不断提升已有技术的横向配套性,通过“油水井工况数据远传计量管理系统”的持续创新,不仅提升了躺井预警准确率,更增强了各项数据的分析统计功能,每小时一次的示功图监测和数据传输,让技术人员实现对低产低能井的“深究”,推出微配产配注技术,通过小幅度的调整让无效变有效、低效变高效。
  经过一段时间的数据监控,在全厂低产低能井中精挑细选了29口潜力井,定为“微配产配注”的首批实施对象,平均单井日产液量由7.7立方米上升到11.1立方米,日产油量提高1.3吨。
  但毕竟是供液能力弱,对这类井的调整还得遵循“调调看看,看看调调”的稳妥方案,调整值也都控制在3方以下,效果好可以再调,效果不好也能马上“回头”。
  辛170斜1井在第一次微调后,日产液量提高4立方米,日产油量提高3.3吨后,连续跟踪32天示功图仍显示供液能力良好,技术人员又对其进行了第二次微调,目前,日产液量18.3立方米,日产油量达到15.5吨,示功图显示供液能力仍有潜力,他们将继续观察调整。
  目前,东辛厂已有94口井实施了“微配产配注”方案,平均单井日增油0.1吨,去年,共配产配注治理低产无效井29口,累计增油785吨。
你创效我奖励
  在东辛,每个采油站都能上报配产配注方案,也都有机会获奖,赚奖金。10月份,广利管理区采油3站铆足了劲,在上月末就摸出了15个调配方案,实施一个月后对应的油井平均单井月度递减率为-5.18%,拿了个配产配注一等奖!
  据了解,东辛厂在不断完善配产配注技术的同时,还逐步完善运行、考核和奖励的相关制度,提升全员积极参与程度。
  他们构建了一套基层配产配注管理考核系统,从方案的提出、审核、整改、批准,由采油站、管理区、地质所分级节点化管理,方案的执行率、基层的提出比例、油水联动率、增油效果等四个方面则由系统自动追踪算分,对地质所、管理区、采油站逐级监控、层层审核,并对各采油站整体排名,在网络中形成责任可以追溯的数据库,形成“人人肩上有责任,工作重担人人挑”的质量管控模式。
  调配方案的质量则另行打分,每季度选出30个高效调配方案,由地质所长、副所长、各室主任综合评分,从原因的分析、调整的思路、对策的效果等方面评判排名,对前三名奖励。
  经过几年的配产配注调整,目前的增油效果不比从前。2015年,他们缩短了调整周期和调整幅度,依靠“薄利多收”挣效益。在动态室副主任贾祥军看来,这项技术的最大收益应该是对地层的全新认识,对开发问题全面梳理,对复杂断块油藏来说,认识油藏是高效开发的坚实基础。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