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咱们都会老“医养结合”快推行
2016年01月18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杨思华
市政协委员、发改委办公室副主任张晶带来的提案是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记者了解到,目前大多数养老机构,都没有医疗救治设备,只能为老人提供最基本的生活照料。
据了解,泰安市自2000年就已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目前,全市共有60岁以上老年人93.6万人,占总人口的16.8﹪。根据山东农业大学李强博士的研究,至2015年底,全市有轻度失能老年人4.8万人,中度失能老年人0.3万人,重度失能老年人1.1万人。
“现在泰城大多数养老机构都是以生活照料为主,护工没有经过系统培训,专业知识不足,服务能力明显不到位,更没有专业的医疗救治设备。”张晶表示,随着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口逐年增加,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和生活照料需求叠加的趋势会越来越显著。
不仅如此,养老产业从业人员需求量大、人才紧缺。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经专业培训的从业人员数量不多,难以形成行业的主体文化和主流品质,整个行业的服务质量难以提升。人才制度不健全,导致流动性大、离职率高。社会上缺乏对养老从业人员进行教育培训、资质认证、服务派遣、统一管理的运营机构。这些都是限制养老产业发展的因素。
张晶介绍,医养结合通俗地说,就是一种有病治病、无病疗养、医疗和养老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医疗和养老机构分离很大程度上源于医疗机构可实行医保,而养老机构不能,很多患病老年人为了以防万一,把医院当成养老院,成了‘常住户’,老人‘押床’现象加剧了医疗资源的紧张,使真正需要住院的人住不进来。浪费优质医疗资源的同时,也增加了老人及亲属的经济负担。”张晶说。
“推行‘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将养老机构纳入医疗机构,老人可以享受与患者相当的医疗资源,受过专业训练的额医师和护士能为老人带来更全面的服务。”张晶还建议,将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建设纳入区域老龄发展规划、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建立和完善“医养结合”服务法律法规和相关促进发展扶持政策。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