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心病男婴出生两天就上手术台
市妇幼保健院心脏外科再创奇迹,妙手施术让男婴获新生
2016年01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文/片 本报记者 路伟 
  今年元旦,孙子的出生对新泰的陈女士一家来说是一件天大的喜事,但是这个家庭还没来得及享受这份喜悦,马上陷入忧思之中。原来,孩子出生后,全身发紫,呼吸困难,出生没多久就转到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市儿童医院),幸运的是,经过检查发现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后由该院副院长、医学博士张爱华妙手施术,让这名婴儿获得新生。对于张爱华副院长等医生的救命之恩,陈女士说她无法用语言表达她的感谢之情。
  在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市儿童医院)心脏外科,不少患儿前来住院治疗,新泰的小强(化名)就是其中之一。由于年纪太小,手术后,小强一直在监护室,由医生和护士日夜观察他的病情。
  今年1月1日,新泰的陈女士和家人焦急地在当地一家医院产房外等待,迎接小生命的到来。但是,好消息和坏消息同时从医生那里得知。小强出生,是个六斤重的男孩,陈女士喜出望外,但是接下来她听到的一段话让她喜悦的心情一下子紧张起来。原来小强出生后,全省发紫,呼吸也不好,当地医院束手无策,只能联系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市儿童医院)。
  被转到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市儿童医院)后,小强住进了医院新生儿科,内科医生首先投入到紧急的抢救中,经过插管等方法治疗,这个小生命暂时稳定住了。
  随后,医生进一步检查发现,小强动脉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非常低。后经特检科做心脏彩超发现,小强的心脏有问题,经过初步诊断,医生认为小强患有梗阻严重的完全性肺静脉异味引流,属于危重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需要尽快手术抢救,否则会有生命危险。
  患儿出生只有两天,心脏只有鸽子蛋大小,血管也只有3毫米粗细,用肉眼很难看到。而在此之前,张爱华副院长曾成功为一名9天大小先天性心脏病婴儿实施手术,当时手术难度之大,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比较罕见。要给这名出生两天的孩子手术,更是难上加难,但是风险与希望并存,张爱华副院长希望尽最大努力挽救这个孩子的生命。
  考虑到病情危重,张爱华副院长经过仔细考虑并和团队医生商量后决定于3日给小强实施急诊手术。手术麻醉关就是一个难题,由于孩子血管太细,给穿刺带来困难,但是麻醉师还是凭借高超的技巧成功实施麻醉。
  随后,建立体外循环系统,停止孩子的心跳和呼吸,由于新生儿心肌太嫩,手术操作需要特别轻柔、精细,避免过度牵拉。张爱华副院长凭借高超的医术和强烈的责任心,成功做完手术,过程堪称完美。
  手术完成后,小强转入监护室,在张爱华副院长的带领下,医护人员24小时进行术后监护,观察记录病情变化,做好准备全力应对可能出现的各项术后反应。从细致的术后监护中也能看到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市儿童医院)心脏外科医护人员超强的责任心和高超的专业技能。
  在此后的一段时间,小强的病情逐渐稳定并好转,陈女士紧皱的眉头终于舒展开。“张院长说过两天就能出院了,我专门去理发店染了头发,迎接孙子回家。”14日,陈女士笑着对记者说。而对张爱华副院长,陈女士表示已经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感谢。“当时看孩子这么严重,说实话没想到能就过来,来这里也是抱着赌一把的心态,没想到这里的医生这么尽心尽力救俺孙子,医生医术没得说,医德更是让人敬佩。”陈女士感激地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