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工业城市将变身“江南水乡”
“十三五”期间淄博将坚持“治用保”并重,打造“大水系”生态格局
2016年01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近日,孝妇河综合治理工程开工。
   【报告原文】
  “十三五”期间,全面贯彻国家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坚持“治用保”并重,持续改善水系生态环境质量。抓好南部山区水土保持重点项目,组织实施主城区“八河联通、六水共用、清水润城”工程,努力打造“大水系”生态格局。

  本报记者 刘晓

【市民心声】 老工业城市能否 亮出“绿”名片
  一说到淄博,大家往往想到的就是“老工业城市”,一说到工业企业,大家也自然而然想到的就是污染。多年以来,淄博人民深受污染之害,但目前相关部门的治理力度也在加大。不少市民希望生态建设能够打造新的地标,成为新的城市名片。
  “无论是在省内哪个城市,一说到淄博就是重工业,挖煤、采矿、炼油……我们出去听了心里也不好受。虽然政府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们出差时也会尽力宣传我们的生态,但是长期形成的思想观念难以改变。真希望政府部门能打造一些生态治理的模范地标,打造新的城市形象。”市民胡先生建议。
  水系的建设不仅能够增加城市的美观度,还能提升水体的生物性和生态修复功能。“一个多水的城市肯定在局部的小气候上能够有效改善,尤其是对于生态环境的改善也大有益处。生态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东西,水系的改善能起到缓解大气污染和土壤污染的作用。”市民孙女士说。
  多年来关注淄博环保问题的市民马先生也建议,近几年淄博的河道确实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但河道垃圾的清理还跟不上,希望彻底堵住垃圾的源头,确保河水水质达标。
【部门回应】 为市民提供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通过淄博近几年来的举措来看,在生态水系建设上不遗余力,成绩显现。以河、湖命名的生态湿地公园已经有多个,比如孝妇河、马踏湖、红莲湖、齐盛湖、文昌湖等。
  2008年以来,淄博累计完成投资数十亿元,先后治理孝妇河、淄河、沂河、支脉河等骨干河道,建成了沂河源、太公湖、红莲湖、千乘湖等一批生态河道园林景观。种种迹象显示,淄博市正按照“生态水系”规划理念,围绕截污治污、蓄水防洪、生态长廊、景观塑造、水景入城的五大目标,重点对主城区及周边区域水系编制专项规划。
  “淄博要重点建设孝妇河、东猪龙河和乌河等主干河流,以及文昌湖、孝福湖、新城景观水系、红莲湖和马踏湖等主要湖泊水面。2020年以前原则上不开挖新的河道,待城市水质标准全面提升,可根据雨洪调蓄、生态廊道控制、水系网络连通等要求,开挖新河道,形成河道水网。增加3处水源调蓄水体,包括张店北调蓄水体、孝福湖调蓄水体、漫泗河调蓄水体,主要功能为景观营造、生态涵养、蓄水滞洪和调配水源等。”环保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
  重点建设多处湿地,包括马踏湖湿地、青砂湖湿地、月河湿地、孝妇河湿地、涝淄河湿地、漫泗河湿地、范阳河湿地、贾村湿地,功能主要为生态涵养、净化水质及景观营造。恢复孝妇河古河道自然环境特色和优美空间形态。孝妇河远景增加4条连接河道,完善水系网络。一是连通周家镇—石桥镇—果里镇;二是漫泗河水库—玉龙河;三是沿周村新建西路河道;四是新城区防洪河道—玉龙河连通河道。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