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环境中,很多人感到压力较大,网络社会的交往模式又催生了更多的孤独感。出于排遣压力、疏泄情感的需要,“无聊”的确有吸引力,但用“无聊”来填充空虚,最终也留不下什么。对于个人而言,最起码要有基本的判断,什么是无聊的,什么是有趣的,什么是自己真正需要的。
7月11日晚间,以短视频红爆网络的PAPI酱在八大平台开启了自己的直播首秀。截至当天22:30直播结束,全网在线人数破2000万,直播收获点赞超3亿次。这样一场堪称“吸睛”能力空前的个人直播,也不出意料地成了第二天社交平台上的热门话题。
相比PAPI酱以往的一篇篇“力作”,11日晚的直播并没有什么闪光点,那些看了直播的网友,恐怕再去回忆的时候,也会发现根本记不得都直播了什么内容。于是,内容空洞与吸引眼球,这两个原本矛盾的特性,在这场直播中结为了一体,考虑到庞大的受众规模以及社会影响,这显然不是可以忽略的特例,而是值得探讨的社会现象。
如今号称第一网红的PAPI酱,“起家”于一段段个人制作的短视频,其辛辣、幽默的风格吸引了大量的粉丝,但这些值得称道的特质,并没有在11日晚的直播中体现。虽说第二天社交平台仍在热议,但议论的焦点主要是这场直播的影响力,甚至连凸显“精彩片段”或“金句”的截图都没有。难怪对于这场直播,网友普遍的反应就是PAPI酱过于紧张,为她点赞的人也主要是称赞她的真实。别忘了,这是个人直播,真实是最基本的,但只因为真实而点赞,就好比用“作风硬朗”来称赞一个在赛场上没有什么作为的球员。
就有分析人士说了,这场直播的“成功”,凸显了“IP经济”的特征,意思是直播的吸引力在于主角是谁,而非内容质量如何。类似PAPI酱这样的网红,就是所谓的“高质量IP”,只要名号报出去,自然有人蜂拥而至,为其捧场点赞。人各有志,有喜爱的明星很正常,怪就怪在一些明摆着无聊至极的东西,居然成了规模化的盈利点。能盈利自然就会引来资本的操持,包装推广不亦乐乎,此时已深陷网络的用户才猛然发现,伴随着那一条条推广信息,包括直播平台的首页推荐内容,自己竟被“无聊”包围了。
当然,无法苛责个人的选择,享受“无聊”也是一种权利,尤其在现实环境中,很多人感到压力较大,网络社会的交往模式又催生了更多的孤独感。出于排遣压力、疏泄情感的需要,“无聊”的确有吸引力,但用“无聊”来填充空虚,最终也留不下什么。或许会有人说,一时陷入无聊也无所谓,IP质量再高若是没有内容也长久不了,但问题是资本有能力不停地把无聊包装成有趣,引爆一个接一个热点,培养一个接一个网红,引导受众把享受“无聊”当成习惯。如此一来,诞生于网络社会之前的那些解闷的方式反倒被忘却了,比如阅读,比如运动,又比如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只留下屏幕前的人们,一边看着无聊直播消磨时间,一边感叹读书太少、身体不适、没人懂我。
回头再看越来越火的个人直播秀,技术的进步总是好的,提供了更直观的接触信息的方式,问题就在于这项技术怎么用,怎么防范嘴里喊着时间不够用,“诚实”的眼睛却总盯着“无聊”。对于个人而言,最起码也要有基本的判断,什么是无聊的,什么是有趣的,什么是自己真正需要的。就拿PAPI酱的作品来说,短视频里的她就要比直播中的她更值得关注,那些幽默、辛辣的吐槽,最起码带来了观察社会生活的独特视角。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