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油田第五届敬业奉献道德模范李晓军:
扎根基层,用科技与油藏对话
2016年07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人都向往繁华,胜利油田东辛采油厂地质所动态室副主任李晓军的繁华却在地下油藏。通过地下沟沟坎坎、断层遮挡的分析,了解地下油藏,释放区块潜力,就是李晓军追求的梦想。痴迷油藏研究的博士后李晓军谢绝外部高薪聘请,在基层地质岗位一待就是7年,理论与实践摩擦出一朵朵“火花”。
  本报记者 邵芳 
通讯员 田真 张霞



数模技术成功应用
老区块多出了三口新井

  2009年博士毕业后,李晓军面临着多种选择。他可以留校成为一名任课教师,可以选择科研机构专心油藏研究。但李晓军的选择却让很多人不能理解。他回到了本科毕业后曾工作的东辛采油厂,成为了一名一线工人。
  李晓军心里明白:东辛复杂断块油田是胜利油田的缩影,囊括了陆上所有油藏类型,且高含水等系列难题成为老油田开发后期的“瓶颈”,只有挑战高难度,才能更好磨砺自己。
  基层工作一年后,李晓军被调至东辛地质所,开始从最基础的“管块”做起,并接管了天然能量不足的封闭型断块营72沙二断块。
  当时,地质系统的信息化还不普及,分析测井图、对比监测资料仍靠人工,费时又费力。李晓军就想如果能用电脑模拟油井开发全过程,一定能够大大提高效率。
  于是一段时间内,李晓军白天忙日常工作,晚上整理断块所有油水井的历史数据,模拟压力场和剩余油走向,预测措施效果。两个月后,数模技术在营72沙二区块成功应用,更重要的是数模显示:该区块有开发三口新井的潜力。
  面对模拟数值,很多人提出质疑,该区块开发于60年代,期间密密麻麻已开采油井30余,让老区块焕发新活力不少人觉得是天方夜谭。
  “地质人在地图上画下一个点,就意味着上百万的投资。”李晓军明白其中的意义。于是,他反复搜集历史资料、不断奔走于实地现场,利用传统办法给新技术做出了全面证明。如今,老区块多出了三口新井,单井日产量达4吨/日。
  数模技术从此成为区块开发、精细管理的“指挥棒”。营72沙二断块在全厂单元目标化管理的排名中由68分跃升到83分,自然递减下降了5.5个百分点,相当于多产出1000多吨油。
  营72沙二断块重焕青春,数模技术应用到区块的做法迅速在全厂推广,47个主力单元中已有43个单元建起了数模,建模率达到91%,走在了胜利油田开发单位前列。
寻找配产配注统一标尺
区站技术员也能干注水活

  “老油田开发后期,就像人到中老年,元气逐渐消耗,需要通过高效注水补充能量。”2012年,李晓军竞聘走上动态室副主任岗位,负责全厂近千口注水井的注水优化和动态调配运行管理。
  注水对油田开发的影响越来越大,可多大注水量、多少产液量才算最合理、最科学呢?细心的李晓军发现,对于注水活,技术人员仍凭借经验尝试,有时5个人就产生了5种方案,但注水多就淹,注水少则不能焕发油井潜力,能不能有个统一的“标尺”,让配产配注最优化?李晓军不停地琢磨。
  数次开会、数次讨论,由于开发过程中变量太多,大家始终找不到解决方案。一次偶然的机会,李晓军翻开了《力学工程》课本,《渗流力学》中的贝克莱—列维尔特驱油理论映入了他的眼帘,原来一直寻觅的“标尺”在这里。李晓军豁然开朗,心中乐开了花。
  一步步推导、一环环紧扣,那天晚上,李晓军的技术流程路线整整写了15页纸。“定量化配产配注技术”呼之而出,第二天大家惊讶于他的发现。可李晓军明白,自己的目的并没有实现,复杂的计算公式并非人人能掌握。他再次拿起电脑,进行编程。很快,一套计算配产配注的软件生成了,区站技术人员只需输入必要数据,即可得到配注结果。
  这一创新实现了配产配注由“定性”向“定量”的转变,让高尖技术开始走下基层,也填补了石油系统在配产配注管理的一项空白。
  熟悉李晓军的同事,都说他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他的办公室里时常摆放各类专业书籍,学习就是他最大的爱好。“科技日新月异,唯有不断进步才能不被淘汰。”这是80后地质人李晓军的心声。
  经过长期不断学习,面对采油厂断块碎、纵向上小层多等特点,李晓军等人将目光转向了变密度射孔技术,尝试调节射孔密度,调整油井的生产剖面,控制井筒里的流体速度,找到油井均衡开采的最佳方案。随后,新技术在辛1、辛10、营8等断块的81口井实施,累计增油2.2万吨,新增利润1845万元,翻开了射孔施工的新一页。如今,李晓军慢慢学会了与油藏的交往之道,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这就是当初坚守基层的意义所在。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