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合作协同发展
2016年08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讯(柴志军) 威海市与高校建立长期共建机制,在财政扶持上给予扶持,多措施实现双方合作共赢,并着力推动深度协作。
  山大(威海)、哈工大(威海)建校以来,威海在土地、资金、政策方面大力支持,2000年以来,威海对两校直接和间接投入就达5亿多元。日前,市政府与两校签订“十三五”期间共建协议,继续加大扶持,“十三五”期间每年分别给予山大(威海)和哈工大(威海)经费1200万元,较“十二五”增长20%。
  “十二五”期间,哈工大(威海)与山东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535项,合同金额2.4亿元,与威海开展产学研合作337项,合同金额1.27亿元,有多项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和省部级一、二、三等奖。山大(威海)与威海开展产学研合作达200余项,立项金额2713万元,为威海本地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合作金额近亿元。
  “十三五”期间,校地双方将深化合作,山大(威海)将根据威海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设立特色专业(或方向),培养急需应用人才。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