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适合孩子与是否经典无关
2016年09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近日,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发表文章称,“四大名著”以及一些国外经典“是成年人的经典,并不是孩子的经典”,因此“不是所有年龄阶段的人都应该阅读同样的经典”。由此,儿童阅读引发了舆论的关注。

  讨论孩子读传统经典好还是现代优秀著作好,多少显得有些矫情——很多孩子压根儿就不读“四大名著”原著。而且,孩子阅读什么内容,不能一概而论,不能简单地认为多读经典名著就好,或者多读经典名著就不好,在孩子幼年阶段,阅读主要在于培养孩子的兴趣,而到了初高中阶段,则主要在于培养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所有适合孩子阅读,能培养兴趣的读物,孩子都可以阅读,而且,涉猎越广泛越可拓宽孩子的视野。
  当前的问题是,我国没有建立图书分级制度,于是家长不知道图书的内容是否适合孩子,往往只是用是否经典来判断,但是否经典并非判断图书适合孩子阅读的尺度——经典的图书,也可能有色情、暴力的内容。因此,要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给图书分级很重要,这既可保障成年人的阅读权利,也可给未成年人健康的阅读环境。
  在我国,经常出现的问题是,由于没有分级制度,为保护未成年人不让某些图书出版,或者下架某些图书,会影响到成年人的阅读权利。在这种情况下,图书出版就打擦边球,而给孩子选择的图书,也经常充满争议。
  在没有图书分级制度的背景下,家长则要起到给图书“定级”的作用,有的图书孩子完全不能阅读,有的图书需要父母指导阅读,还有的孩子可独立阅读,对于“四大名著”是否适合孩子阅读,应该从图书“分级”角度审视。不独四大名著如此,所有图书都如此。(摘自《北京青年报》,作者熊丙奇)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