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在她歌声里
2017年09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我抬眼是千佛山的轮廓,我闭眼是大明湖和护城河,趵突泉在我耳畔喷涌着……”2016年冬,一首《济南济南》火遍网络,包揽这首歌词曲、演唱的是一个济南的“90后”女孩陈小熊,本名陈洁修。当我们寻找她时,她已经拿着全额奖学金,到英国伦敦留学攻读博士学位了,至于专业,与唱歌无关,是你想不到的教育社会学。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宇

想让更多人记住济南的样子
  记者: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境下创作了《济南济南》这首歌,想表达什么?为什么从中听到了淡淡的伤感?
  陈小熊:当时我在西安上学,我们有几个玩得很好的朋友,都是济南外国语毕业的,上下几个年级,经常凑在一起聊天。离家很远,也不经常回济南,大家偶尔会聊起一些小时候的事儿,还有一些只在记忆里存在的地方。
  每次回家都发现家乡在悄悄变样子,很多地方在越变越好,但也有一些充满回忆的地方消失不见了。想要趁着自己还记得,把它们用歌的方式留下来,如果以后没人再记得这一切,就太可惜了。
  记者:作为济南成长起来的“90后”,可以简单介绍一下你的经历吗?
  陈小熊:我高中上的是济南外国语,大学读的是西北工业大学,之后去上海交大读研,去年开始在英国伦敦大学读博,教育社会学专业,毕业还要三四年吧。
  记者:读教育社会学专业,对你的创作有帮助吗?
  陈小熊:读博和音乐创作还是两码事。读这个专业是因为对社会问题比较感兴趣,能够借着做研究的机会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生活的这个社会,以及社会中不同的群体,对我来说是件挺有意思的事儿。
  记者: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创作、演出的?记得第一首歌是什么吗? 
  陈小熊:我写的第一首歌是《她说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首歌》,蛮早了,写的是小时候跟朋友一起唱歌的故事。在西安的时候零星有些演出,去了上海以后开始在Livehouse里面有固定的演出。
  记者:赵雷的《成都》火了,大家都觉得那是个慵懒、浪漫、舒适的城市,你觉得家乡济南有什么特质?你最怀念她的什么?对她有什么祝福和期待吗?
  陈小熊:人对生活在其中的城市似乎不怎么关注,读书时不是很注意,上大学研究生又在外地,受限于自己的精力,对济南的印象有些模糊了。但家乡对一个人的行为背景很重要,她的特质也许就潜移默化在你的思想和行为中。如今回头再看,济南与以前不一样了,现代社会里城市发展太快,与回忆有些脱节,我希望用自己的歌记录下济南,希望下一代不要有这样的脱节。
  记者:现在学习忙吧?作为学霸,如何平衡学业和音乐之间的关系?
  陈小熊:学习挺忙的,算是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有很多书要看。学习和音乐平衡起来还是挺困难的,尤其是开始读博之后,时间变得越来越不够用,有些时候需要压榨睡眠时间,这样挺不好的。也在慢慢调整,歌写了很多,曲风跟之前比起来挺不一样。
歌迷让我的歌有了新的生命
  记者:你的专辑为什么起名《之外》?是你大学和研究生期间创作的吗?
  陈小熊:《之外》是我研究生毕业以后正式发布的,里面包括了我从大学到研究生阶段创作的作品,跨度大概是五六年吧,也算是记录了我自己这些年的成长和变化。
  《之外》这个名字的意思是“民谣之外,忧郁之外,小清新之外,温暖之外,校园之外,人群之外”,希望去除标签和定义,让这些歌曲提供更广阔的想象力和可能性。
  另一个意思就比较闹着玩儿了,济南话里不是有个词叫“吱歪”吗?用来形容一个人很唠叨很聒噪,也挺适合这张专辑的,因为很多歌的词都写得特别长。
  记者:听你创作演唱的歌曲,不仅仅是年轻人的小情绪,里面有故事、各种人物,甚至还有画面,声音柔而干净,还有种散淡,但给人的情绪却很浓烈。
  陈小熊:谢谢!我的歌表达的都是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思考,对我而言,只要有观察、思考和感想就会有歌。
  平常我比较喜欢走神,想东想西,也喜欢跟不同的人聊天听故事,写的文章和做的研究也差不多是这一类的。听歌的人其实也是创作的一部分,有时候看网友的歌曲评论会觉得很感动,其实,每一个听众都在心里对我的歌进行了独特的解读,这些歌里也有了他们的情感和经历,他们让这些歌有了新的生命。很感谢。
  记者:从李志、郝云,到宋冬野、赵雷等的走红,大家看到了互联网在音乐上的作用,尤其是在线音乐,现在也瞄准了独立音乐人,你怎么看待在线音乐和民谣在中国的发展?
  陈小熊:好的作品被更多的人听到是件开心的事儿,无所谓什么音乐类型。
  我是从豆瓣、虾米这些音乐网站上发表demo(样片)开始的,《济南济南》这首歌在网易云上已有了两万多的评论,如果没有网络平台的话,我可能不会与这么多听众产生联结。现在也有很多人像我当年一样,有机会在网上发表自己的创作,传达自己的声音,没什么比这更有趣了。
我是个不愿被贴标签的“90后”
  记者:通过采访发现,你的经历挺丰富的。为什么要去支教?对物质生活并不缺乏的城市“90后”而言,支教除了收获《盲人的歌》,对你的生活心理产生了什么触动?
  陈小熊:上大学和研究生期间都做过支教,一般是到艰苦一点的地方,去过大西北农村、云南农村,还到过济南农村,之所以创作了《盲人的歌》,是希望那些孩子们的眼睛里能够永远闪烁着希望的光。
  这也与我研究的方向有关,我现在博士论文研究的是恢复高考后,农村孩子通过高考后改变命运的情况,会有个人命运的对比,也会看到社会层次问题、教育资源配置问题。
  记者:学业、创作、演出,留学……从大学到现在一直在马不停蹄,你曾说,这样不从容、不优雅、不好玩,精力从哪里来的,这么拼累吗? 
  陈小熊:挺累的,我也不知道是为啥这么跟自己过不去。其实,身边有很多朋友都在同时坚持着做很多事情,也在不断地摸索着往前走,既然是喜欢的事情,干吗要放弃呢?我不管做什么,家里都挺支持我的,这挺好。
  记者:从经历看,你是个奋斗的“90后”,一点都不颓、不丧,似乎充满活力和斗志。
  陈小熊:我觉得“90后”这个词涵盖的范围过于广了。
  其实,我的生活里也有很多所谓“颓”和“丧”的时刻,很多时候也是要咬着牙往前走,我身边同龄的朋友也都挺拼的。可能旁人看到的是结果,自己看到的是过程吧。
  我不是一个特别会管理时间、管理生活的人,想做的事情又很多,所以常常把自己搞得有些狼狈。但全情投入在自己喜欢的事情里,让我觉得和自己的初心待在一起,很踏实。
  记者:你守护的初心是什么?
  陈小熊:大概是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包容,以及好奇心吧。这会让我觉得很有力量。
  记者:9月中旬要回济南了,离家去伦敦读博这一年,有什么故事和感想要与大家分享?
  陈小熊:故事还挺多的,克服文化差异的过程,一边读博一边做音乐的经历,一言难尽。回去后会唱去年发的专辑《之外》里面的作品,还有三四首新歌,如果有时间的话再翻唱两首吧。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