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能当他们是“普通人”请当做“需要被关爱的人”
2017年09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心理健康问题的几种表现。
  “病耻感”让不少人难以走进心理咨询室。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整个社会都加快了前进的脚步,在飞速发展的时代里,人们在心理上和行为上还不能够轻易适应社会的脚步,因此许多无形的压力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健康,心理疾病患者人数与日俱增。不仅如此,心理疾病患者逃避就医,患病年龄日趋年轻化,甚至是越来越多的人正在“被精神病”。隐藏在越来越多心理疾病患者身上的特征慢慢显现时,已经不能用“作”来定义,因为他或者他周围的环境,也许已经“生病”了。
  本报记者 李云云       

  在大家的潜意识里,觉得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人就是“精神病人”,而又人为地给“精神病人”加上种种标签。谈起他们,有点“谈虎色变”略带“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意思,“你看看谁家那个媳妇,就是一个精神病,说不定见人就打,咱都离着远点”。这样的话语,极有可能出现在某个茶余饭后的谈资中。
  先不说心理健康出现问题与精神病之间存在多少条鸿沟,单纯地讲,精神病人就一定会打人?这样的谈资岂不是漏洞百出。曾经的一次采访中,我无意之间发现了当事人家最西边的一间小屋里,关着他的大儿子。而他的大儿子就是大家眼中的“精神病人”,听当事人说,大儿子时常说哭就哭,说笑就笑。之前没关在屋里之前,四处跑着找人唱歌,找人“胡说”,托人找“他媳妇”。渐渐地,家里人觉得丢人,就把他关在屋里。我清楚地记得他父亲的话语“太丢人了,满村里跑,人家都笑话,走在人前,都觉得抬不起头”。
  我似乎能理解父亲的无奈,有这样一位“病儿子”不是很光彩,但同样他又不舍得将自己儿子送进精神病院,怕儿子不习惯。我不是专业医生,所以我无法判断当事人的大儿子到底哪里出现了问题,是心理疾病还是精神疾病?总之是,他生病了。这样的病,与胃病、头痛一样常见,如果精心治疗,他可能会痊愈,最坏的结果,想必也比关在屋子里要好得多。     现代社会中,生存忧虑、人际关系失调、有病有灾、望子成龙等都有可能引发心理疾患,有些人能够自我调适,有些人却不能,久而久之就积郁成疾。在现实生活中,心理上的安适感与生理上的保暖感都是人们生存的基本需要。所以我觉得,对待这样一群人,即使不能当做“普通人”,也请当做“需要被关爱的人”,他们理应得到同样的救治和尊重!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