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青年中医刘同龙:
“我想做专业的健康咨询服务中心”
2017年09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刘同龙在问诊中
  刘同龙在创业大赛现场
     3岁的一场意外,刘同龙患上了小儿麻痹症,拖着沉重的双腿,他在中医世界里摸爬滚打了二十多年。今年,刚刚研究生毕业的他,带着自己“健康咨询服务中心”的设想走上了商河县第三届青年创业大赛的舞台,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获得比赛的二等奖。初赛、复赛、决赛,大家不仅看到了这个身残志坚,乐观向上的“80后中医小伙”,更懂得了他“我想做专业的健康咨询服务中心”的梦想,为此,他一直在路上。
  本报记者 李云云

医学世家里的“隔代遗传”
病人是其求医路上的最大恩人

  今年6月份,刘同龙研究生毕业,离开了生活8年的母校山东中医药大学。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开始着手建立自己的中医诊所。“建立属于自己的中医诊所”是他多年来的梦想,但何时有这样的念头,也许是从大学毕业求职的四处碰壁开始。“大学毕业之后,我开始四处求职,复试通过后,面试时多半因身体因素被拒之门外。他们不要我,我可以自己干,凭借自己的双手,照样可以治病救人。”说这些话时,刘同龙依然微笑着,低头看了看自己的双腿后,迅速环视了一下自己的诊所,似乎有说不出的满足。
  但在他最初的信念里,“医生”并不是他最初的梦想,他一直想成为一名文人墨客,开启自己的“文学路”。“上高中的时候,我最想学习的专业就是汉语言文学,大学能与诗歌小说为伴。”刘同龙说道。妈妈的一句话,断了他的念想,“你这样的身体,还是学医好,救人救己”。2008年,他走入中医药大学,开始自己学习中医。
  “准确来说,我的学医之路并不是从大学开始的,我的爷爷是我第一位老师。”刘同龙说。刘同龙的爷爷是当地的一位乡村医生,他从小看着爷爷看病下方长大。“要说我们家是医学世家吧,好像又有点奇怪,因为我们都是‘隔代遗传’,我爷爷的爷爷是医生,我的爷爷是医生,而现在我也是医生。”刘同龙笑着说道。
  刘同龙的求医路并非一帆风顺,2013年的他差点就告别中医这个职业了。2013年,本科毕业的他,四处找工作碰壁,研究生考试也落榜,人生进入低谷。“那时候我就觉得,是不是我当初的选择错了,有一段时间,我就把自己关在家里看书,哪儿都不想去。”回忆起那段“失落岁月”,刘同龙至今仍心有余悸。而将他拉出家门的人,是他的病人。
  村里人知道他学医,有什么头疼脑热都会找他求医问药,渐渐地在当地有了名气,还被一家诊所邀请为免费咨询师。他曾经看过一位身患股骨头坏死的病人,经过他一个暑假的针灸之后,渐渐有了起色。刘同龙当时给人看病也不收费用,村里人实在,觉得过意不去,买了鸡蛋和牛奶去感谢他,知道他把自己闷在家里,就开始开导他。“我现在还记得他当时的话,他告诉我,为了救治更多他那样的病人,我也得坚持下去,说我在外面实在混不下去了,就回家来干,十里八乡的人都支持我。”
  在病人的鼓舞下,刘同龙重新走上了求医路,经过一年的沉淀和努力,2014年,考取研究生。“我得多学点知识,救治更多的病人。”刘同龙信誓旦旦地告诉记者。
三年往返70000里路
坐诊再遇“老熟人”

  当考上研究生重新踏入校园的那天开始,刘同龙就给自己立下了一个规矩“每周末回家坐诊”。研究生三年,他每周五傍晚从济南坐车回家,每周一早晨5点多坐车回济南,无论是研一研二的上课,还是研三的工作见习和准备毕业论文,3年来雷打不动。周末到家后,刘同龙的家中都会迎来四面八方的病人。“估计我这三年得走了70000里路,现在想想,那段日子真的很充实,很满足。”刘同龙说道。
  曾经有一年的冬天,周五开始下起了大雪,气象部门都下达了道路结冰黄色预警。刘同龙的母亲特意嘱咐他,天不好,让他不要回家了。令大家没想到的是,周五晚上9点,他搭着一个病人的顺风车回到了家。“说起来也是巧合,那天下午雪还没停,我当时正犹豫要不要回家,我腿脚不便,下雪天出行确实很麻烦,没想到下午的时候,一位病人给我发短信,问我回不回家,捎着我一起回家。”刘同龙谈道。那位病人曾经在刘同龙那里治疗了两个月的时间,他知道刘同龙每周五回家,正好那天去济南处理事情,就给刘同龙发了短信。刘同龙说:“看到短信感觉心里暖暖的,当时觉得就是下刀子也得回来啊。”
  在刘同龙的病人中,很多都与他成了朋友,成了“老熟人”。而与其中一位“老熟人”的见面,却让他们有点“小尴尬”。2013年的时候,刘同龙外出时遇到了一场车祸,司机将他撞倒。看到他的身体情况下,以为他是“碰瓷”的,对待他比较粗鲁,公事公办地将他带到医院,就医后,直截了当地问他“你想要多少钱,你说”。这句话惹出了刘同龙的“暴脾气”。“我当时真想揍人,我哪里像讹人的样子,我告诉他们不会多要他们一分钱。”刘同龙说。
  没过多久,那位病人股骨头坏死,前来就医。“他当时看见我也不好意思啊,毕竟那次冤枉了我,现在又来找我。”刘同龙看到病人就医过程中“畏首畏尾”,也不太好意思说病情。“我就和病人说,你们不用想多了,现在我只是一名大夫,过去的就过去了,好好看病才是正事。”在刘同龙的精心治疗下,半年左右的时间,病人能下地走路,现在他和那位病人全家都成了好朋友。
创业大赛让他对商河更有信心
建专业咨询中心让更多人受益

  今年夏天,他刚刚回到商河,在外求学的近10年时间里,他对于商河了解不深。他的同学中,不少人中有这样的想法——“我努力上学,就是希望有一天能离开商河”。刘同龙无法评价同学们想法的对错,但对于自己在商河的发展也略有担忧。“我参加创业大赛,就是为了更全面地看看商河,看看商河的服务,看看商河的有志之士,看看我能不能在商河实现自己的梦想。”刘同龙表示。
  随着比赛的深入,刘同龙对于商河有了全新的认识,政府各种优惠政策支持全民创业,商河年轻人想法思路清晰并付出了努力,很多创业者已经初具规模。“我觉得这样的环境,商河会越来越好,我想创建专业的健康咨询服务中心的梦想也一定能够实现,我对商河的未来发展有信心。”这就是刘同龙参加创业大赛的最大收获。
  而刘同龙带来的“健康咨询服务中心”的创业项目,也让参赛者和评委眼前一亮,在中医咨询的基础上,让中医走进课堂,走进政府机关,让大家得到最专业的中医治疗。“在健康咨询服务中心这个方面,商河空白比较大,在国家大力扶植中医药的背景下,将简而易学、学而易用的中医理论运用到健康咨询服务中心中,大有可为。”评委这样评价刘同龙的参赛项目。
  为了生计,也为了支撑自己构建专业的健康咨询服务中心的想法,刘同龙在温馨花园小区附近开设了中医诊所,每天有三四十位患者前来咨询就医。要是有老人来做治疗,他每次都会象征性地收取三五块钱的治疗费用。“咱商河人比较实在,如果不收,他们过意不去,会买一些东西来感谢我,到时候就花钱更多了,这样多少收一点,他们就会心安理得地接受我的治疗。”刘同龙说。
  而对于刚刚拿到的比赛奖金,他也打算用于公益事业。前不久,他邀请研究生同学、博士师哥、学校导师等在商河进行了一次义诊活动,效果不错,他表示将一直坚持下去。“我上学的时候,家里穷,直到大学毕业,一直受到很多人的帮助,我希望能尽我所能回报他们,回报社会,我建立专业的健康咨询服务中心,也是希望让更多的人少走弯路,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刘同龙如是说道。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