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币被叫停投资需谨慎
2017年09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近年来,比特币、莱特币以及各类代币等所谓的“虚拟货币”在一些互联网平台进行集中交易,涉众人数逐渐扩大,集聚了较高的金融风险。继比特币中国发布关停公告后,近日火币网等交易平台也宣布将于月底停止人民币交易业务。至此,国内三大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均被叫停。
  据了解,虚拟货币是数字货币中的一种,是指由网络服务商为支付网上各种服务费用而推出的网上电子支付工具。目前出现的虚拟货币由私人机构发行并且使用自有的记账单位。它不仅仅作为虚拟商品来炒作,具有二级市场的交易风险,而且其已经成为地下经济、非法经济的重要支付工具,甚至用于走私、贩毒、洗钱等用途。
  鉴于虚拟货币对经济的影响,9月4日,央行等六部门发布《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下称《公告》)。根据《公告》,代币发行融资中使用的代币或“虚拟货币”不由货币当局发行,不具有法偿性与强制性等货币属性,不具有与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也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同时,《公告》指出,自发布之日起,任何所谓的代币融资交易平台不得从事法定货币与代币、“虚拟货币”相互之间的兑换业务,不得买卖或作为中央对手方买卖代币或“虚拟货币”,不得为代币或“虚拟货币”提供定价、信息中介等服务。
  尽管各方对虚拟货币的界定尚未形成共识,但在中国发生的ICO乱象已经淋漓尽致地揭示了其巨大的市场和社会风险。首先,存在泡沫和社会风险。经济学家席勒就认为这是数字时代版的典型金融泡沫。其次,易滋生大规模网络化犯罪的风险。包括犯罪、毒品和恐怖交易等等。第三,易有洗钱和恐怖主义融资风险。虚拟货币体系中服务提供商和用户均为匿名,模糊的交易链使得不法分子易于掩盖其资金来源和投向,这为洗钱、恐怖融资及逃避制裁提供了便利,非法资金通过虚拟货币体系实现跨国流动,给反洗钱、反恐怖主义融资带来了挑战。
  从宏观政策角度看,也存在诸多的潜在风险和威胁。由于虚拟货币没有内在价值及央行背书,其价格极易受市场预期影响,波动率极高,市场流动性难以得到保证;而去中心化的虚拟货币体系以分布式账本技术为基础,存在交易匿名、资金可跨国自由流动、货币供给量相对固定以及交易不可逆等特征,将给市场参与者及整个金融体系带来风险。
  目前我国正大力推动经济脱虚向实,鼓励实体经济发展。如果比特币在实体经济中没有应用价值,而只有投资炒作价值,那么限制其炒作,将有利于引导资金从比特币的炒作中回流到实体经济中,这也是监管部门考虑出台限制比特币的主要原因。相关监管部门将继续加强对比特币交易平台的监管,促进虚拟货币的交易规范化。

(菏泽市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协会提供)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