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莒县安庄镇争当绿色发展“模范生”
2017年09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通讯员 刘聪霖     

  白鹭戏水,碧波荡漾。初秋的青峰岭水库,美得令人陶醉。
  “从1958年修青峰岭水库到现在,我们库区边上还是第一次有这么大的工程,这是发展的机遇,我们就是咬着牙,勒紧裤腰带也要把路修好。”工程最先下手的安庄镇前丁果庄村党支部书记陈淑鹏告诉记者。
  2016年11月22日,青峰岭水库生态保护工程(安庄段)正式动工,镇机关干部主动放弃节假日和休息时间,加班加点靠在工地;库区沿线15个村庄纷纷自行发动群众进行沿线清障,昼夜施工。至当年12月28日,仅仅1个多月的时间,总长42公里的环库路(安庄段)基本完成路基建设,全线贯通。
  去年以来,安庄镇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一二三四五”发展思路和打造“一强三名”建设富强美丽幸福新莒县的奋斗目标,立足该镇实际,确立了“一轴、两带、三园”的空间发展布局,全力做好生态的文章、水的文章、现代农业与旅游相结合的文章,加快建设生态安庄、休闲安庄、创业安庄、幸福安庄,努力实现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化、五年见到崭新形象,打造莒北发展新高地,三年建成特色名镇,五年建成莒北明珠。
林水建设
惠及人民群众

  “修建环库路,仅安庄镇就有1万余名库区群众受益,虽然资金不到位,但库区各村不等不靠,主动推进工程建设,我们修这条环库路是‘没钱也把事办成了’。这说明全镇干部群众是真心想发展、要发展,不错过任何一个机会。”安庄镇党委书记马克让介绍说。
  据统计,环库路(安庄段)工程共动用机械230余台,人工6500余人次,水库岸堤从160米水位修筑到162.5米,最大填深8米,动用土石方400余万立方米。
  如今的青峰岭水库沿线,已经具备行车条件,沿着蜿蜒的环库路一路前行,一侧是碧波荡漾的水面,岸边不时有白鹭、灰鹤等水鸟或立或翔,一派秀美的自然风光,远处的群山与蔚蓝的天际相连,令人心旷神怡。另一侧,是成片的桃林、桑园,秋收之际,累累硕果挂满了枝头,让人不禁想停车驻足,去品尝甘美的果实。
  该镇将在环库路沿线建设生态旅游采摘区,花海观光休闲区,湿地生态保护区,万亩桃花游乐体验区,形成一条靓丽的生态风景带。项目建成后,将为全县、全市的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水源,有效改善水库周边乃至莒北区域生态环境,促进镇域旅游、生态农业等发展,带动库区群众发家致富。
  同时,结合“清清河流行动”,对全长15公里的洛河(安庄段)及支线进行河道治理、湿地保护、护坡、建拦河坝、架设桥梁等综合整治,同步建设路面净宽8米的沿河公路。目前,河道清障已全部完成,路基基本具备通车条件,正在全面启动河道清淤疏浚整治工程。项目完成后,围绕整条西河,按照“因村制宜、一村一品、一村一业”做好规划,建设沿河休闲观光采摘林果带。
  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保护群众利益的前提下,该镇鼓励土地经营权流转,大力引进工商资本投资现代农业,逐步推进农业布局区域化、规模化。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大力发展大棚葡萄、苹果、桃、茶叶、烤烟等特色种植业,切实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不仅仅是帮助农民增收,更重要的是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该镇在进行环库路建设的同时,每个库区沿线村都建有两三条路连接到环库路上,方便游客和居民到水面休闲观光,也便于沿途经济带林果外运。
  严格按照小城镇发展总体规划,西边搞好洛河流域安庄段的治理,打造沿河生态湿地景观带,东侧做好前丁、西丁、白石沟、东丁四个村的避险解困移民搬迁工作,搞好社区建设,争取在年内四个村的居民全部入驻社区,享受发展成果。
  “今年以来,我们安庄的林水会战、城乡环卫一体化、美丽乡村建设,小城镇建设、精准扶贫等方面,都是在为群众谋实惠,打造更加优美的居住环境和生活环境,让群众更满意,更有获得感。”马克让告诉记者。
绿色发展
做大“环保产业”

  2016年底,安庄镇主动招引了一家外地加工类企业在当地投资建厂,计划投资4000余万元,能为地方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和税收。
  但在项目评审阶段,该镇毅然决然地拒绝了这家企业落户的要求,原因是该企业落户后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
  “安庄镇位于沭河的上游,青峰岭水库是‘沭水东调’工程的起点之一,作为一级水源保护区,我们要对全县乃至全市人民群众的用水安全负责。”安庄镇党委书记马克让说,“我们始终坚定绿色发展、科学发展的定力,欢迎企业来安庄投资,但前提是要符合生态和环保要求。”
  环库路安庄镇与洛河镇交界处的绿水青山石,表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引领安庄镇经济社会发展;正在建设中的马峪生态湿地公园,正是安庄镇保护生态绿色发展的见证。
  今年以来,安庄镇规划建设了环保产业园,位于莒道线两侧,镇驻地北1.5公里处,对落户项目区企业实施“九通一平”,完成园区道路网化工程6公里,已完成硬化2公里,增强了项目落地吸引力,着力扩大招商引资成果。
引动工商资本
共享“绿色蛋糕”

  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统筹全镇生态农旅开发,做大做强“绿色蛋糕”,引动了大批工商资本进入该镇。
  环青峰岭水库生态风景带沿线,现有晨曦大果园近5000亩果茶种植基地,翰森园林2000多亩苗木基地,中绿食品近3000亩黄桃园,东方园林3000亩黄桃基地等,林果大片7处。这些点缀在青峰岭水库边上的“绿色珍珠”,一条环库路将“珍珠变项链”。
  安庄镇西部农业公园,在镇西部涉水涉地项目区,主要包括西安千亩桃园、官家林千亩大棚葡萄园、苇子沟石榴园、王川千亩桃园、德森富林、昌农牧业等休闲观光采摘区,规划面积12000亩,其中核心区6500亩。目前,总投资3.5亿元,一期投资1.75亿元,占地1200亩的德森富林农业旅游项目加快建设;投资1.2亿元的昌农牧业一体化项目加速推进。
  同时,积极开展土地治理和水、电、路网基础设施改造,开发特色林果业观景园,依托该镇得天独厚的青山秀水资源、立足生态林果业,培植绿色品牌,形成产、购、销、摘、游、娱为一体的综合林果业开发项目,努力将全镇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林果业园和现代林果业景观带。
  在引动工商资本进入现代农业的同时,做好环库、沿河景观带景点以及配套设施建设,尤其是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科学规划了一批具有地标性意义的“精致、高档次”节点景观。
  在镇驻地同心路、张博士沟村、黑石沟村等道路重要节点打造街头公园、景观点等,使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达到和谐统一。
  据了解,该镇计划建设170处以上的景观,保证每个景点都有名字,每个景点都有吸引力,为发展生态亲水旅游、农旅融合增添了更多的吸引力。
  “到安庄来过的客商,对我们的发展思路都非常认可,看好了我们安庄的这片山水,计划到这里投资,我们现在就是要把基本盘做大,引来更多资本的关注和进入。”安庄镇党委书记马克让说。
  截至目前,安庄镇林果面积已累计发展到2万余亩,打造千亩精品林果大片11处,同时,环青峰岭水库生态风景带、沿河休闲观光带建设也正在稳步推进。全镇“一轴(莒道公路为中轴)、两带(环青峰岭水库生态风景带、沿河休闲观光带)、三园(安庄农业公园、安庄环保产业园和安庄生态湿地公园)”的空间发展布局已基本成型,安庄镇正阔步进行在绿色发展科学发展的康庄大道上。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