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抓招商引资一样抓好招才引智
宜居更宜业,威海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形式引进海内外人才
2017年09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孙丽娟 通讯员 程朋

  招才引智,是加快人才聚集的有效方式。
  新形势下,威海市人社局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通过举办“英创会”等系列特色招才引智活动,千方百计“请进来”包括海外留学人才、外国专家、优秀高校毕业生等人才来威发展。同时也积极“走出去”组团赴海外开展人才政策和环境推介,向全世界传递威海对人才尤其是对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的渴求。

政策很有吸引力 “海归”创业热情高
  卢伟峰是山东隆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在日本学习工作了14年,专注于环境保全的研究,潜心学习日本先进的绿色环保理念及益生菌培养技术。2016年,卢伟峰在家乡威海成立了山东隆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从事植物生态益生菌的研发、生产和推广,结合国际上最前沿的绿色技术和环保理念,开拓国内国际绿色农业、健康产业及环保领域。
  谈及放弃在日本多年的事业,卢伟峰表示,威海招才引智的政策很有吸引力,激发了自己回国创业的念头。“不管是政策还是资金,人社部门都给予了非常大的支持,热情非常高”,去年,卢伟峰得到了留学人员企业一次性创业资助资金和留学人员来鲁创业启动扶持资金,“有了这些启动资金,对购买设备、组建研发团队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政策与资金支持,海外留学人才归国创业热情不断高涨。2015年,留美博士陈国栋从清华博士后工作站出站后,与几位师兄弟到威海创办了山东中清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视觉检测智能设备研发。在来威海创业前,陈国栋团队去很多地方考察,其中不乏北京、天津、南京这样的大城市,但最终选择了威海,“确实是考虑到威海的人才政策,会给我们这种初创型企业以很大力度的扶持”。
  近年来,随着国内创新创业环境的优化和政策支持,越来越多的海外留学人员选择“海归”,投身国内创新创业热潮。留日博士卢伟峰是回国创业大军中的一员。威海市高度重视引进培养使用海外留学人才,建立起一整套吸引海外人才来威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在政策、平台、服务方面不断加大力度,吸引了来自美、英、德、日等国的600多名海外留学人员来威创新创业,领办或创办企业87家。
向国外抛“橄榄枝” 引来洋专家
  罗蒙是西班牙人,作为搪瓷技术专家,就职于西班牙德格集团,由于工作需要常年往返中国、俄罗斯和西班牙三地。2009年,为方便服务中国客户,罗蒙到威海投资建厂,成立了威海维特佳特种材料涂层有限公司,自此在这扎根,“我出生在一个海滨城市,因此对威海有特别的亲切感”。
  罗蒙到威海后不仅感受到了宜居城市的魅力,也感受到了创业条件的优越。“我个人包括公司,都得到了来自于当地政府和市人社局、外专办的帮助,威海政府办事效率很高,很多事情做起来十分便捷。”公司成立之初,罗蒙凭借精湛的技术顺利解决了国内某些相对落后的搪瓷技术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问题,带领公司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威海维特佳特种材料涂层有限公司已成为威海外商投资企业的典范,连续6年被评为威海经区纳税明星企业。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外国专家是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递“橄榄枝”揽洋专家入威成为威海人才引进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实现科教兴市,关键靠人才,而引进国外智力是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重要举措。一直以来,威海市人社部门高度重视引进外国人才和智力工作,坚持以“高精尖缺”为人才引进导向,不断完善外国人才引进政策,着力营造引才、用才的良好环境,努力为威海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十二五”以来共引进外国专家3000余人次,实施引智项目370个,解决技术难题2100多个,为企业争取各级引智经费2000余万元,有力促进了企业转型发展,也为威海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智力。
引进高校毕业生 扩充经济建设生力军
  职场新人张庄楠就职于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部,和一次性医疗器械打交道,负责技术转化。
  2016年7月,刚大学毕业的张庄楠参加了人社部门组织的校园招聘会,成功入职威高成了一名技术员。“威高作为医疗器械研发的实力企业,事业发展前景良好,而威海又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在这里工作和安家都不失为最优选择。”工作一年后,张庄楠就在威海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
  高校毕业生是重要的人力资源,是威海各项经济社会事业建设的生力军。为此,威海人社部门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推动完善全社会共同参与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工作机制,不断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渠道,开发出一批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工作岗位。
  组织企业参加校园招聘,只是人社部门引进优秀高校毕业生的途径之一。近年来,威海市人社局主动创新工作思路,出台了小微企业招用高校毕业生社会保险补贴,实施万名大学生聚威创业计划,组织开展来威就业博士、硕士住房补助申报工作等鼓励高校毕业生来威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确保人才“引得来”、“留得住”。另外,人社部门不断优化创业环境,以创业大赛为平台,以创业孵化基地为载体,组建大学生创业联盟,建立创业孵化基地,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为高校毕业生来威海就业创业提供更多的支持与便利。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