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子偕行 受益无穷
——传统文化精荟《校园国学》杂志
2018年03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一直以来,人们总被一个问题困扰着:我从哪儿来?到哪儿去?这个问题反映到我们文化上也是如此,特别是在素质教育全面开展的今天,更是需要梳理和思索。
  当今校园教育中,很多教育工作者总感觉有一种东西缺位,那就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但从普通文化常识、风俗礼仪,到文化制度与思想精髓,很多古书名籍、文化读本相对枯涩,学生阅读过程中难以理解,很难坚持,手中始终没有一本好的国学教育读本。特别是中学阶段,是情感价值观的养成阶段,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不仅有利于正确价值观的培养,更是文化传承、文化强国的客观要求。
  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响应中宣部和团中央号召,树立文化自信,弘扬民族文化,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青年》杂志社遵照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和《山东省普通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指导纲要》推出了《校园国学》杂志。杂志坚持以儒家文化经典为核心内容,坚持儒家文化中的原典,按照“全面规划,板块分类,古今贯通,前后衔接,稳步推进”的原则进行总体设计。通过传承与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和提高中华民族核心价值理念,陶冶学生们的情操,塑造学生们的品格,弘扬人间真善美,打造学生们的精神家园。
  《校园国学》杂志于2017年9月创刊、试刊,2018年1月正式出版发行。杂志由山东青年杂志社主管,包含国学大师、国学品读、国学朗诵、国学泛舟、国学轶事、国学精魂、国学点滴、国学新知、国学应用九大板块,综合选编国学教育中的精华内容,与学校主体教育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杂志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有机整理归纳,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编辑出符合青少年阅读特点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能让学生反复温习涵泳,能够适应新时代新生活的需要,能够对接传统与现代知识体系,融系统性、知识性、通俗性、趣味性、文学性、思想性、新颖性、实用性为一体,深入浅出,引人入胜。既有一以贯之的指导思想,又有循序渐进的层次衔接;既有理论讲解,又有传统故事,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一种力量,点亮一盏明灯,指明一个方向。杂志更以关注当代青少年身心成长为核心理念,古为今用、礼乐兼修、知行合一,包含丰富的经、史、子、集等国学知识,及多彩的衣、食、住、行等传统文化,通过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态,激发他们对国学的亲近感,帮助他们系统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深刻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提高运用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认识国学价值,增进国学兴趣,领悟国学经典的深刻内涵,提高国学素养,促进思想文化的提升与发展。
  《校园国学》杂志是中国国学教育优秀期刊,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期刊,是一本值得潜心学习的智慧书籍,是一本青少年成长应读的国学精粹。它是智慧之源泉,思想之养分,与子偕行,受益无穷!
  校园国学杂志编辑部
老实人,不吃亏
  □曲征
 
  外出散步,遇到早已退休的张老师。张老师是个话匣子,见了身为教师的我,犹如见到久别的同事一般,非要与我絮叨絮叨。
  张老师今年75岁,身体硬朗。他说,他1960年参加工作。那时候,村里的初中毕业生极少,所以要找个给学生当老师的人真的很难。他因为在一所初中上过一年学,就被当时的教育组选派为民办教师,毕竟,当时来讲,进过初中校门的也是凤毛麟角啊。
  张老师任教的学校,只有一个公办教师,包括张老师在内的三个老师都是民办教师。民办教师享受一个整劳力(每天生产队计10分工)的待遇,且每个月有3元钱的补贴,这种待遇在当时的农村已经很不错了。从事着脑力劳动,每月的3元钱可以补贴家用,而每周的星期天还可以休息,这一天可以给家里干些杂活。
  说是脑力劳动舒坦,其实工作很累很苦。几个老师教育两个村子里的学生,工作量可想而知。晚上,学生们回家了,但是老师不能回家,要在煤油灯底下备几个年级的课、批改作业。常常晚上回家一照镜子才发觉,整个脸都被煤油灯烟熏黑了,需要洗好几遍才洗干净。个别有门路的老师受不了这份罪,悄悄地离开了教育行业,不过张老师坚持了下来。
  改革开放后,许多人下海经商,乡镇企业也发展起来,相比之下,民办教师的待遇就显得十分寒酸。那时候,凡是有门路的民办教师,大多都离开了教育事业,有的到乡镇企业做业务员,工资翻倍;有的到比较吃香的旅游、粮所等部门做事,待遇也高。但是,张老师舍不得学生,舍不得讲台,也就留了下来。
  再后来,上级来了政策,凡是从事教育工作25年的,不管有没有文凭,也不管有没有证书,统统转成公办教师。于是张老师于1987年正式成为公办教师。
  张老师临退休的那几年,又来了新政策,凡是身体有病的教师,本人可以写出“病休”申请,上级会予以批准。那时候,在职教师与退休教师的工资水平基本上没有差距,人们都认为早退休比晚退休“沾光”。于是,个别没有生病的教师便写申请要求退休,退休之后,再到企事业单位找一份工作,挣两份钱,但是张老师没有这样做。尽管那几年,他的身体也不是很好,有时候上课之前还得吃药,可是他还是留了下来。
  想不到的是,个别“病休”的老师刚刚离开讲台,就迎来在职教师工资上涨,并且接连几年都在上调,工资待遇逐年提升。张老师因为从未离开讲台且教龄长,退休前被评为小学高级教师,现如今的退休金已达五六千元,张老师说他很知足。而那些早早离开讲台的老师们,待遇都比不上张老师,见面之后,唯有唏嘘。
  最后,张老师说,通过半辈子的经历,体会到老实人不会吃亏的真理。 (作者系济南市长清第五中学教师)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