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裕不是家教的天敌
2018年10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何福田
  有个“家庭教育圈”内的朋友提到:富裕人家在家庭教育中施教的许多先天劣势,主、客观条件都让富裕人家在家庭教育中施教效果不佳,因而他的结论是:富裕是家教的天敌。
  一个接触家庭教育实务多年的人,为什么会有这样与众不同的观念?与其说是他的体验,不如说是他的感慨!通常一般人会认为:富裕人家比贫穷人家更容易搞好家庭教育。但有经验的家庭教育工作者却以为形势恰恰相反。
  无可讳言,富裕人家能提供给孩子的各种生活上的“物质条件”都比贫穷人家的要好。然而谁会想到:这些优渥的“物质条件”中反而暗藏着搞不好家庭教育的因子。不管是秉持以往“以成人为中心”的家庭教育哲学,或现在“翻转”为“以儿童为中心”的家庭教育哲学,谁都不能否认:父母居于家庭教育成败的关键地位,不能“翻转”成儿童居于关键地位。这是因为“身教重于言教”落在父母身上,而非儿童身上。
  虽然富裕人家可以提供比贫穷人家更为优渥的“物质条件”,但在“以身作则”方面,却往往输给贫穷人家。绝大多数人都会这样想:我们拼死拼活,努力工作,目的不就是为了让自己与家人过好日子吗?当我们可以过好日子的时候为什么还要过俭朴的生活?谁有了这种想法,一旦富裕了就不可能让孩子过俭朴的生活。不让孩子过俭朴的生活怎能让他们了解俭朴兴家,奢靡败家的道理?不消多久,就会落入“社会流动”的定律:穷人上升为富人,富人沦落为穷人,也应了“富不过三代”的古谚。
  贫穷人家的父母在过俭朴生活“以身作则”方面比富裕人家具有先天的优势。他不必刻意为之就是原汁原味的俭朴生活。所以贫穷人家的子弟多能体悟俭朴兴家的道理,并能践履以证实之。仅此一“以身作则”的动作就能启动“社会流动”的机制,可见“以身作则”在家庭教育中占有何等重要的地位,优渥的“物质条件”难以望其项背。
  虽然,笔者同意:富裕是家教失败的诱因,却不同意富裕是家教的天敌。富裕人家一样可以享有成功的家教。譬如美国股神巴菲特家财万贯,只因自己以身示范,出门乘坐公交车,子孙个个成就非凡;司马光在给儿子司马康的《训俭示康》家书中提到“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的名言,并列举在宋真宗、宋仁宗朝的高官显要李沆、鲁宗道和张文节,位至极显而依然有俭约作风,并非富贵就会奢靡。事实上,当时还有一个更好的例子就是朝野都尊其为“公”的包拯“包青天”,他更是以身作则的典范。
  笔者以为中国崛起之后,富裕人家势必加多,相对家教失败的几率也变大。愚以为,父母平时宜利用假期或周末携同子女访友或同游,让儿女学会待人规矩。同时可安排时间让儿女做义工或过农村生活,遇有特殊机会,可鼓励儿女参加力所能及的协助救灾工作。此外,家长不仅要为儿女拜学科上的“经师”(现在大多已经在补习班花大钱拜过了),更要为儿女拜做人方面的“人师”(就像以前皇帝在为太子选太子太傅一样,这方面未必会花大钱)。如果能做到这些,我们的家庭教育必有一番新的气象。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