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特警支队用警力赋能社区,当好“安全卫士”
一天8小时,社区有他们守护
2018年11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济宁重污染天气预警由4级调整为3级,取消蓝色预警 1天重污染时,改发健康提醒
身边·重点
2018年11月23日 星期五 编辑:李蕊 组版:曾彦红 校对:周惠娇
B03
  本报记者 褚思雨 通讯员 乔宇

  日前,济宁市环保局修订《济宁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的预警分级、应急响应措施等内容,将空气重污染预警由过去的4个级别调整为3个,取消蓝色预警。当发生1天重污染时,不再发布蓝色预警,改为随空气质量预报信息发布健康防护提示信息。

  取消蓝色预警
增加区域应急联动

  按照京津冀“2+26”通道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统一要求,新《预案》将原有的蓝、黄、橙、红四级预警调整为黄、橙、红三级预警,取消了蓝色预警。
  重污染天气预警统一以空气质量指数(AQI)日均值为指标,以AQI>200持续天数作为各级别预警启动的基本条件。当预测AQI日均值>200将持续2天(48小时)及以上,且未达到高级别预警条件,启动黄色预警;预测AQI日均值>200将持续3天(72小时)及以上,且未达到高级别预警条件时启动橙色预警;预测AQI日均值>200将持续4天(96小时)及以上,且预测AQI日均值>300将持续2天(48小时)及以上;或预测AQI日均值达到500时启动红色预警。
  此外,预测AQI日均值>200,又不满足上述预警条件时,发布健康防护提示性信息。
  同时,由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市气象台及专家团队组建市重污染天气预警预报平台,根据环境空气质量和气象条件变化特征,结合大气污染源排放情况,对未来3天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进行预报。当京津冀及周边区域内或省内多个城市同时发生重污染天气,城市平均AQI达到相应级别预警分级标准时,将开展区域应急联动。
绿色标杆企业
差异化管控

  启动预警后,采取健康防护、建议性和强制性污染减排三种应急响应措施。
  健康防护措施主要是提醒儿童、老年人和患病等易感人群减少或避免户外活动,确需外出要采取防护措施,中小学及幼儿园根据情况应停止户外活动。建议性污染减排措施主要倡导公众及大气污染物排放单位自觉采取措施,减少污染排放。
  强制性污染减排措施主要从工业企业、扬尘污染、移动源污染和其他减排措施等四个方面进行控制。工业企业通过停产、部分生产线限产的方式实现减排;扬尘污染主要采取加强施工扬尘、交通扬尘和堆场扬尘等污染源的规范化管理;移动源污染则采取限制以柴油为燃料的高排放车辆使用和工程机械使用,并划定限行的区域实现减排;其他减排措施则包括济宁主城区、各县(市、区)限放区域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停止所有喷涂、粉刷、切割、护坡喷浆等使用有机溶剂作业环节。 
  此外,《预案》进一步细化了污染管控措施,制定重污染应急绿色标杆企业动态管控方案,对行业污染排放绩效水平明显好于同行业其他企业的采取差别化管控,实施少限产或者不予限产,对于行业排放绩效水平较低企业,提高限产比例或实施停产,避免采取“一刀切”的应急减排方式。
  空气重污染预警示意图。
  李腾/制图
  民警修剪树枝。
  8点30分
疏堵保畅

  22日一早,在开泰花园社区,两位特警队员正在挪动一辆“碍事”的电动车。
  社区有4400多户居民,电动车保有量高,业主们停放随意,如果不及时清障,会严重影响社区通行。每当遇到这种情况,特警队员先将电动车挪到合理位置,再想办法联系车主。看似很小的一件事,特警队员往往要走访多家业主才能找到车主。
10点30分
劝导超范围经营

  “老板,你得把水果摊搬到屋里去……”特警队员西宪辉,在一水果摊前劝导店老板。社区内生活圈已基本形成,商店也随之越来越多,不少商户把摊位摆在店外超门头经营,严重影响生活环境。不少居民向特警队员反映这类问题,两位特警队员每天巡逻时都会逐一劝导,一圈下来至少两个小时。随着长时间的督促,超范围经营的商店越来越少,邻里之间也更加和睦。
13点30分
调查民意

  午饭后,简单休整一下,特警队员又走进了社区,开始入户走访。
  “阿姨,最近咱们社区治安怎么样?”“治安挺好,就是小区内养狗的太多,一到晚上就吵得睡不着……”两名特警队员在笔记本上写上“养狗扰民”四个字。
  这是他们日后需要处理的工作,作为社区“大管家”,为居民营造安全感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14点10分
消除安全隐患

  5米多高的大树、被大风刮断的树枝摇摇欲坠……入户走访出来,两名特警队员一眼就看到了这个“安全隐患”。
由于被风刮断的树枝正好卡在大树上,三番两次取不下来,两人从附近的志愿者服务处借来竹竿,将树枝撑起,成功将安全隐患消除。
  “只要我们了解到的安全隐患一定要消除,确保居民生活更宜居。”特警支队一大队大队长陈庆旭说。
15点20分
徒步巡逻

  22日下午,一辆警车稳稳的停在开泰花园社区警务室门口,三名特警队员针对社区内的重点部位和盲点徒步巡逻。“小区内11000多居民中,有5400多是流动人口。”针对这一特点,特警队员每周三次在社区内徒步巡逻,增加见警率,有效震慑犯罪,增强居民安全感。
16点40分
护航幼儿

  傍晚时分,社区内的一家幼儿园即将放学,路边挤满了接送孩子的车。“同志,请把车挪一下……”一辆电动三轮车晃晃悠悠地停在幼儿园门口,西宪辉赶忙上前制止,告知他靠边停放。随后,又引导家长依次停好车,确保放学时发生意外事故。三名特警队员在幼儿园门口,守护着孩子们,直到最后一名孩子被接走,他们才缓缓离去。
  夜幕降临,特警们的一天还没有结束,两人汇总当天的情况,为第二天的工作做准备。
  文/图 本报记者 朱熔均 黄健恒 通讯员 西宪辉

  挪开电动车疏堵保畅、劝导小商贩超门头经营、武装巡逻震慑犯罪、守护孩子们放学……济宁市特警支队将部分警力下沉到社区,用警力赋能社区,为居民化解矛盾、增强防盗意识、消除隐患,护佑民生。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